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诱杀法就是采取有效措施将白蚁诱到指定的地方取食,然后杀灭。运用此法,只要得当,效果理想,方法简便,利于推广,而且对建筑物几乎无破坏作用,尤其是随着建设事业的发展,现代建筑结构日趋复杂和多  相似文献   
2.
弯管作为高压管汇的组成部分,发生冲蚀磨损和变形失效情况比直管更加严重,因此对高压管汇弯管部位压裂液固液两相流动及流固耦合效应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将弯管作为分析对象,采用RANS方法及标准k-ε湍流模型,得到压裂液在弯管中固液两相流压力、速度及颗粒质量浓度分布情况,并通过双向流固耦合技术分析了支撑剂质量浓度、流速及颗粒粒径等因素对弯管剪应力大小及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弯头部位存在较大的压力和流速梯度,且支撑剂颗粒主要聚集于弯头外侧,该区域存在较大的剪应力和变形;随着支撑剂质量浓度和流速的增加,流固耦合效果越明显,弯管剪应力和变形程度增加,其中流速能显著影响弯管流固耦合程度;随着支撑剂粒径的增大,弯管的流固耦合程度先增大后减小。研究结果可为现场压裂液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水力压裂过程中,地面高压管汇受管内携砂压裂液的复杂流动影响,长期承受着严峻的冲蚀破坏。在各类高压管汇构件中,弯管的冲蚀损伤最为严重。为改善压裂双弯头冲蚀磨损状况,采用DPM模型、RNG k-ε湍流模型,综合分析了斯托克斯数(St)、重力方向、粒径及流速对串联双弯头冲蚀磨损的影响。结果表明:冲蚀磨损区域主要由St和重力方向共同决定;St<1时,最大冲蚀率随颗粒尺寸增大呈线性增加,St>1时呈指数增长;St相同时,速度对冲蚀磨损程度的影响远比颗粒尺寸强烈;向下流重力方向下,损伤区域随St增加完全转移至第二弯头的临界粒径显著小于向上流临界粒径;重力方向对同向冲击颗粒的冲蚀损伤虽有增强效应,其对冲蚀磨损程度影响远不及颗粒尺寸因素作用大。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经酶解方法提取的白蚁提取液对小鼠、大鼠、猫经口的急性毒性试验;对中枢神经、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影响的毒理学安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蚁经酶解的提取液对小鼠急性经口LD50大于20g/ng体重,属“实际无毒”;对小鼠、大鼠和猫的中枢神经、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盐浴加热条件下对弹簧钢60Si2CrVA 进行了多种循环热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常规热处理后钢的奥氏体晶粒直径约为20μm(8级),采用循环热处理则可晶粒细化至5μm(12级)。在所研究的几种循环热处理工艺中,循环淬火显著地提高强度,但对塑性和韧性影响不大;提出的一种改进的循环热处理使各项机械性能指标得到提高,尤其是显著提高屈服强度和断裂韧性。对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指出改进的循环热处理对性能的改善归因于奥氏体品粒的细化和挛晶马氏体量的减少。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酶解方法提取黑翅土白蚁提取液对大鼠进行长期毒性试验,大鼠口服白蚁提取液37,4g(生药量)/kg体重(高剂量)共16周(112天)。结果未发现大鼠有明显的毒性反应,实验结果表明长期服用白蚁提取液安全无毒。  相似文献   
7.
白蚁对实验性肝损害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结果表明白蚁7.0g(生药量)/kg&#183;体重口服对小鼠ccl4肝损害有明显的降酶和减轻直接损害作用;但对D-半乳糖胺盐酸盐引起的大鼠SGPT上升和肝损害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奥氏体化温度对高强度弹簧钢60Si2CrVA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奥氏体化温度对60Si2CrVA弹簧钢显微组织及机械性能的影响。发现钢中球状碳化物在奥氏体化温度超过950℃时开始大量溶解,并因此带来奥氏体晶粒直径,马氏体形态及机械性能的显著变化。研究表明,60Si2CrVA钢的最佳奥氏体化温度为900℃。  相似文献   
9.
白蚁对小鼠巨噬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经酶解方法提取的白蚁提取物对小鼠灌胃进行了肝脾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白蚁灌胃7天,对小鼠肝脾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具有增强作用,14天后则吞噬功能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0.
双弯头管汇是水力压裂地面高压管汇系统中的关键部件,由于高压大排量携砂压裂液在其中多次强制转向,双弯头管汇长期遭受着严重的冲蚀磨损和流致变形。为改善管件冲蚀磨损状态,从管汇结构参数的角度研究其对冲蚀率的影响。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模拟,结合离散相模型(DPM)和流固耦合(FSI)方法,对双弯头结构管汇在工况条件下的流致冲蚀和变形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双弯头结构参数,如连接直管长度、管道内径及弯头间连接角度对冲蚀和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连接直管长度增加,冲蚀率先减小后变化不大,而结构变形程度逐渐增大,综合考虑冲蚀磨损和结构变形,双弯头之间的连接直管长度宜设计为管道外径的4倍;大口径管道的冲蚀磨损程度更低,但会带来更大的变形,因此双弯头管汇的管内径不宜过大或过小;当2个弯头间的连接角度为0°时,冲蚀和变形程度达到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