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列车碰撞过程中车钩缓冲装置的阻抗力对列车碰撞能量吸收的影响,建立了列车纵向碰撞的动力学模型。以最大平均加速度、最大瞬时加速度、车体最大塑性变形量为优化目标,以车钩的阻抗力为优化参数,通过NSGA-Ⅱ算法得到了最优解集合,随后建立针对优化目标的综合评价体系并选取最优解。优化后列车的碰撞加速度相较优化前有所减小的原因是车辆两端界面力差值较小。  相似文献   
2.
3.
以折叠气囊式机车碰撞试验台为研究对象,分别对2种不同材质(柔性和弹性)的气囊进行充气推动实验,在对比后确定采用曲囊式空气弹簧的橡胶囊体作为试验台的推动气囊。通过单个GF150/298-3橡胶气囊加速能力的推动测试,得到单气囊实验台的加速能力。根据多个橡胶气囊以并联、串联方式组合后推动车体可获得的最大速度具有非线性叠加的特点,若将GF580/384-3型气囊通过9级并联、9组串联并以0.7 MPa的囊内压力推动车体,可将25 t的车体加速到39.57 km/h,能达到EN15227标准中对机车车辆的碰撞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一种流态化干法选矿装置,实现在约束环境下对多密度矿粒进行分离。通过矿物分选机理研究、利用Barracuda计算平台探索适用于干法选矿装置内气固流动模拟的计算颗粒流体力学(CPFD)仿真计算,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对多密度矿粒分选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风速4.2m/s,矿粒W在分布距离170mm处分选品位较好,在开口为4mm时品位可达10.655%,回收率达88.6%;矿粒Mn在分布距离270mm处矿粒富集程度最佳,开口为3mm时品位达到最大值48.3%,回收率达80.9%。本文研究成果对风力干法选矿技术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于一种流态化干法选矿装置,实现在约束环境下对多密度矿粒进行分离。通过矿物分选机理研究,利用Barracuda计算平台探索适用于干法选矿装置内气固流动模拟的计算颗粒流体力学(CPFD)仿真计算,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对多密度矿粒分选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风速为4.2 m/s,矿粒W在分布距离170 mm处分选品位较好,在开口为4 mm时品位可达10.655%,回收率达88.6%;矿粒Mn在分布距离270 mm处矿粒富集程度最佳,开口为3 mm时品位达到最大值48.3%,回收率达80.9%。  相似文献   
6.
由于传统的重选法、浮选法和磁选法等选矿工艺技术的制约,尾矿中仍含有很多有价金属物质未被选出,且对环境都造成了极大的污染。依据多密度矿物干法分选原理,自行设计制造一台多密度干法分选装置,通过试验研究得出,在不同分布距离上,当风速为4.2 m/s时金属铜风选富集效果最佳;在不同分布距离上,粒径越大,钨含量则越高,粒径为200~300μm时组分含量达到最大值69.7%;本试验装置达到了结构简单、体积小、零污染且能高效分离不同矿物金属等特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空气弹簧的非线性特性,建立一种流固耦合弹射模型,并通过弹射碰撞试验系统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基于该模型,研究初始压强、压缩位移对空气弹簧弹射冲击性能的影响,再现了空气弹簧在弹射过程中的往复振荡现象,同时表明通过调整初始压强和压缩位移能够显著提高弹射冲击性能。进一步,通过改变模型加强筋参数,分析帘线角、帘线层、帘线间距、帘线直径和距中性面距离等参数对空气弹簧弹射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帘线参数对弹射冲击性能的影响有限,但帘线层数的增加可显著提高空气弹簧稳定性。分析结果有助于拓宽空气弹簧的工程应用范围,促进相关碰撞测试的开展和车辆被动安全性能提升。  相似文献   
8.
李玉如  王毓麟 《特殊钢》1992,13(5):27-31,35
对37SiMnCrNiMoV钢的性能进行了一系列研究,37SiMnCrNiMoV钢的缺口敏感系数~σbn/σb>1.45;在-60℃,钢的冲击功AK=23.5J;断裂韧性K_(IC)和应力腐蚀强度因子K_(ISCC)均高于仿300M钢号,是制作高压容器的理想新材料。  相似文献   
9.
10.
基于RBFN-PLSR方法的CO2提纯塔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CO2提纯塔出口浓度与其影响因素之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传统的线性回归和非线性回归方法难以建立起它们之间准确的关系模型。本文运用RBFN的最佳函数逼近性能,结合PLSR的空间变换方法,建立了CO2提纯塔模型。交叉验证表明,所建模型平均拟合相对误差为0.0063%,平均预报相对误差为0.1210%,该模型可用于提纯塔出口CO2浓度的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