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7篇
  202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吸附制冷技术在余热回收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一、引言 自1824年法拉第发现吸附制冷现象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吸附制冷技术一直未引起重视,发展非常缓慢,主要是因为其制冷效率和功率远远达不到压缩式制冷的水平.70年代爆发的能源危机为吸附制冷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契机.80年代,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传统的压缩制冷中的CFCs(氟利昂)系列制冷剂破坏大气臭氧层的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这更为吸附制冷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良机.  相似文献   
2.
滚动轴承沟道超精加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生产现场出现的超精质量问题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套圈采用双辊棒支承,油石压沟自行定位,采用两振荡头或在-个振荡头安装两个可转位的油石夹分别对工件进行粗超和精超,即将结束时油石压力连续下降到几乎为零时,再脱离工件,避免了超精"断丝".  相似文献   
3.
化学吸附式制冷系统传热传质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多孔介质理论分析了化学吸附式制冷系统中的吸附床,按多孔介质的质量、动量和能量传递过程建立了吸附床内流动、传热和传质耦合求解的数学模型,并根据吸附剂在吸附床内多孔介质中的流动特性,采用比经典的Darcy模型更精确的多孔介质流动模型-Ergun模型。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较之现有的吸附床传热传质数学模型能更全面、准确的描述吸附床的传热传质特性。将所建立的模型对化学吸附制冷样机进行了模拟计算,计算结果和测试结果吻合得较好。数学模型和计算结果有助于深入认识吸附床的传热传质特性,并可进一步用于吸附床和系统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4.
开发了以燃气涡轮发电机尾气余热驱动的,用于污水处理的吸附式制冷样机,并对样机进行了实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样机能满足污水处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比较了吸附制冷中常用的循环方式,三效冷环被认为较适宜于余热回收场合。设计并测试了渔船柴油机尾气制冰样机,测试结果表明该样机能满足渔船的制冰需求。  相似文献   
6.
<正>热管的出现开拓了传热传质学研究的新领域,向人们展示出十分诱人的应用前景。为解决工质与管材不相容的矛盾,即消除热管内不凝性气体,在此介绍以水为介质的重力热管中消除不凝性气体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7.
针对移动机器人在复杂多变地形环境下实现高机动性、强越障等需求,提出了一种被动变形式的轮腿式越障机器人设计方案。该机器人的变形轮转换过程是由外力操作得到的,因此,不需要任何驱动器,减少了机构的复杂性。在完成机器人整体三维建模的基础上,对变形轮的结构、原理及受力情况进行了分析;以变形过程中的触发转矩和展开前后半径之比为指标进行结构优化;分析机器人变形阶段受力情况,并对机器人平台的相关参数进行调整以实现稳定越障;使用Adams软件对机器人变形、越障过程进行运动学仿真,并制作物理样机对整机结构设计的合理性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