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9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正> 我厂生产一种铝铸件,其侧壁(壁厚约4mm)部分有一φ18mm孔(见图1)。过去采用斜导柱侧向抽芯机构,活动镶块带抽芯部分装于动模上。这样由于型腔与活动镶块之间存在间隙,易于产生相对运动,因此在工作几千次之后,出现活动镶块处被铝屑堵死的现象(开模时也不易清除干净),缩短了模具的  相似文献   
2.
高实时性是高速数控活塞加工机床加工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所述机床采用了上下位机、多处理器结构数控系统的设计模式。系统使用Galil运动控制卡实现步进电机的实时控制。在Windows操作系统结构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多层次、模块化的思想,在Windows2000操作系统下开发了高速数控活塞加工机床的数控软件系统,很好的满足了活塞加工的要求。该系统具有功能强大、界面友好、使用方便、柔性好等特点。目前,该系统的实际运动精度与理论值高度接近。  相似文献   
3.
盒形件能否一次拉深成型及其毛坯形状尺寸的确定,是简化工艺计算,保证模具设计质量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但目前关于这方面内容的介绍、计算方法比较烦琐。所以本人在经过多年的实践与理论探索的基础上,总结出以下简便方法,经生产验证,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在小孔冲模设计中,一般将细长凸模设计成台阶型式。但怎样进行凸模的稳定校核,从而确定其结构尺寸,下面仅作一些粗浅的理论分析和计算。一、计算基础对于细长凸模的稳定校核,可根据不同的支承方式,由材料力学中的欧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基于MFC和OpenGL的光学非球面仿真平台的设计方法,给出了MFC下对话框控件中绘制二维图形和OpenGL绘制三维图形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实现了对轴对称非球面、非轴对称非球面的仿真以及非球面测量数据的读取与显示。  相似文献   
6.
<正> 众所周知,高盒形件的拉伸变形沿其周边是不均匀的:角部变形最大,短边直壁部分次之,宽边直壁部分最小。这是由于高盒形件圆角部分材料在变形时被挤向直壁部分的结果,也正由于直壁部分参加变形,而减小了切向的压应力,有利于材料发生转移。因此其失稳情况较高圆筒形件要好,不过,  相似文献   
7.
离轴楔形非球面平行磨削及补偿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精密光学系统中对高精度离轴楔形非球面透镜的加工要求,提出采用由倾角可调三轴摆动式数控夹具系统和精密磨床数控系统(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CNC)协调完成离轴楔形非球面透镜的高效加工方法。设计三轴摆动式数控夹具机构及控制系统相关程序,完成夹具制造及调整,在数控精密平面磨床上实现对离轴楔形非球面平行磨削加工。倾角可调夹具的设计简化原有的加工工序,提高加工效率。根据平行磨削加工原理对加工插补误差和工件形面误差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夹具旋转误差以及工件的形状尺寸会对加工精度产生较大影响。根据模拟结果和平行磨削方法原理,设计工件加工误差的在位补偿方法。通过平行磨削加工及补偿试验证明:在位补偿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8.
内渐进多焦点镜片数控车床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了一套内渐进多焦点镜片(PAL)数控(NC)车床系统,车床系统通过采用带双CPU的开放式结构和音圈电机来实现高精密车削加工。通过对其三轴电机运动进行比例-积分-微分(PID)参数调整和误差补偿,该闭环系统的定位精度为1μm,重复定位精度为2μm。将内渐进多焦点镜片型面区分成"视近"、"视远"、"像差"和"渐变"4个区域,依次提出与其相适应的数学表述,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内渐进多焦点镜片型面数据处理软件,实现内渐进多焦点镜片型面的软件离线插补,为镜面加工提供刀具控制数据。  相似文献   
9.
在设计盒形件拉深模过程中,确定该盒形件能否一次拉深成形及毛坯形状尺寸,是保证模具设计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与理论上的探索,总结如下简明方法。经生产验证,基本上能够达到较为满意的效果。一、盒形件一次拉深成形的确定以盒形件能一次拉深的极限比值H/r来确定,见下表。当r/B<0.05时,H/r仍按r/B=0.05栏内数值取;当r/B>0.4~0.5时,按圆筒形件拉深计算,其拉深系数m则按圆筒形件拉深系数表值取。各符号见图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