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世界上基础施工设备(桩工机械)较发达的国家主要是德国、意大利和日本,首先开发的美国、英国、法国、荷兰等国在该领域也比较领先。在整个桩工机械市场中,宝峨、土力、卡萨格兰地的销售额居世界前三位。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一些施工单位的修理厂开始测绘、仿制国外的桩工机械产品。60年代初一机部成立五局,开始组建桩工机械制造业,1963年将上海电工机械厂改为上海工程机械厂,定点生产桩工机械,  相似文献   
2.
提高“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控制技术"是自动化及相关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本文根据该课程的特点,提出了提高"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并从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建设及实践教学等方面深入研究了提高"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基于新型高性能的C8051F005单片机,利用电力载波通信技术的一种具有调压、稳压、故障检测和上传等多功能的单灯控制器的设计方法,阐述了其工作过程并给出了其中主要硬件和软件模块的设计.  相似文献   
4.
径流及其形成过程是陆地水文循环的重要环节,而产流是径流形成的首要环节.产流研究在水文学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且一直是水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阐述了关于产流的相关概念与内涵,梳理了产流理论的发展历程,剖析了超渗地面径流产流机制、壤中流产流机制、饱和地面径流产流机制、地下径流产流机制等4种基本产流机制的特征、共同规律及其影...  相似文献   
5.
永磁直线伺服系统非线性自适应鲁棒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永磁直线伺服系统提出非线性自适应鲁棒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在永磁直线伺服系统非线性数学模型的基础上,为实现对速度和电流的准确跟踪,建立了误差系统的动态模型。将跟踪和干扰抑制归结为非线性自适应鲁棒控制器设计问题,通过构造存储函数得到包含电阻辨识算法的自适应鲁棒控制器的定理,证明定理给出的控制器能满足干扰抑制和系统的渐进稳定。仿真结果表明,用该方法设计的系统能很好的抑制扰动和跟踪给定,满足对高性能永磁直线伺服系统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对永磁直线电动机伺服系统提出了非线性自适应鲁棒控制器的优化设计方法.在系统非线性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误差系统的动态模型.将跟踪和干扰抑制归结为非线性自适应鲁棒控制器的设计问题,通过构造存储函数得到自适应鲁棒控制器的定理,以及电阻和电感的辨识算法.证明了定理给出的控制器能满足干扰抑制和系统渐近稳定,并用遗传算法对控制器的参数进行优化.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针对路灯电缆工作状态的综合性和复杂性,为了准确判断其工作状态,提出了一种应用多传感器模糊数据融合技术的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采用多传感器监测电缆的电压、电流、通信状态、通电状态等参量,将多个传感器获得的多元信息模糊化后,经过融合运算和故障诊断规则,对电缆的工作状态作出准确估计并用于信息决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电缆工作状态故障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巴氏灭菌烘干式生态厕所控制系统的研制与具体的实现过程.利用ARM单片机LPC2104实现了自动检测、控制和显示功能,温度控制采用变速积分PID算法,能够实现快速升温、准确控制.人体排泄物经过灭菌和烘干处理,实现无害化、减量化,减少污水排放,减轻污水处理负荷,从根本上避免水环境的恶化,有利于生态厕所领域的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9.
对数控机床永磁直线伺服系统提出非线性自适应鲁棒控制的设计方法.在永磁直线伺服系统非线性数学模型的基础上,为实现对速度和电流的准确跟踪,建立了误差系统的动态模型.将跟踪和干扰抑制归结为非线性自适应鲁棒控制器设计问题,通过构造存储函数得到包含电阻辨识算法的自适应鲁棒控制器的定理,证明定理给出的控制器能满足干扰抑制和系统的渐进稳定.仿真结果表明,用该方法设计的系统能很好地抑制扰动和跟踪给定,满足对数控机床永磁直线伺服系统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黄土区SCS-CN模型径流曲线数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农业部开发的SCS-CN模型是较为常用的一种径流计算方法。模型中的CN值是模型中反映土地利用、土壤类型和土壤前期含水量的一个综合参数,其值的选择对于准确计算地表径流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黄土高原地区杨青川流域、燕沟流域和西川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42场模拟降雨的径流资料,应用平均值法、中值法、算术平均值法、S对数频率分布法和渐近线法5种方法计算CN值,并利用CN值反推径流深。采用均值比较、模型评价指标的方法比较了5种方法计算的径流深与实测值的差异,根据相对隶属度最大最优原则确定最优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在杨青川流域,最优的计算方法是平均值法,燕沟流域和西川流域的最优计算方法则是中值法,不同流域同一计算方法确定的同一土地利用类型CN值差异较大;单独进行草地和裸地的评价分析时,草地的最优计算方法是平均值法,裸地的最优计算方法是算术平均值法,不同土地利用类型CN值的最优计算方法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