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8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为研究熔体齿轮泵在输送高温高压介质,其齿轮产生热变形的情况。采用ProE进行实体建模,建立其中心轮和四个行星轮的3D模型。并基于热传导理论,建立中心轮和行星轮在高温介质中本体稳态温度场。由此,利用ANSYS软件对热和结构两个物理场进行耦合,模拟分析中心轮和行星轮在传输高温介质过程中热应力和热变形。结果表明,各齿的表面温度要略高于中间截面的温度,从齿顶到齿根温度有下降趋势,且梯度逐渐增大;整个啮合区域中两端温度偏低,其他区域温度梯度很小;中心轮最大热应力位于啮合处的齿根上,行星轮最大热应力位于啮合处的齿顶上,这两个位置是热应力破坏最危险的部位;中心轮的热变形会小于行星轮的热变形,热变形使得中心轮整体向外膨胀呈现凹形,热变形使得行星轮整体向外膨胀呈现梯形,这样就会造成卡齿,使得熔体齿轮泵无法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3.
介绍50ZB-30C型射流式自吸喷灌泵的工作原理及水力设计。通过理论计算及CFD模拟对碟阀进行了结构优化,碟阀在泵完成自吸后,自动关闭回流孔,减少了能量损失,效率比国家标准规定值提高了9%。设计了3个喷嘴并进行了自吸性能试验,获得了与该泵匹配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4.
为改善射流式喷灌泵的性能,提高泵的效率。本文设计了一种有2个出口的不对称导流器,可以加快泵内的气液混合与分离。通过正交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得到叶轮与导流器中截面多方案的空气体积分布云图,分析其气液混合与流动规律,研究导流器出口1角度θ、导流器出口2角度α和基圆直径D3对喷灌泵性能的影响,并对数值计算结果进行极差分析。研究结果得出方案4的导流器几何参数较为合理,并进行样机试验。样机试验证明:在额定工况下,泵的效率为68.86%,比国家标准值提高7.6%,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鉴于包含运动边界磁场难处理的问题,为精确获得内外磁转子同步旋转隔离套静止其中时的磁场特性,应用Maxwell软件基于时步有限元法对400Hz高速磁力泵永磁联轴器进行了二维有限元瞬态计算。分析了稳态转速下的磁场分布特性,得到了不同转速及磁转角下的磁力线和涡流密度分布,给出了转矩和涡流损耗随转速、磁转角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内外轴式永磁联轴器输出转矩基本恒定,当转速为7800r/min,磁转角为7.5°时的波动幅值仅为平均值的0.81%;转矩不随转速变化,而随磁转角基本呈正弦变化。涡流损耗随转速增大而增大,随磁转角增大而减小;磁转角7.5°时,n=7800r/min涡流损耗为n=750r/min涡流损耗的108倍。由于隔离套涡流损耗产生的附加磁场的作用,内外磁转子气隙不同半径处的磁感应强度有所差别;相同磁转角下,R=38.1mm处周向磁密幅值均大于R=36.55mm处,且其周向磁密向磁转子转动方向偏移,而R=37.4mm处的周向磁密向磁转子转动的反向偏移。  相似文献   
6.
小功率高速磁力泵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高速磁力泵水力设计、结构设计和隔离套强度验算,提出利用冷却循环回路造成的压降平衡轴向力的设计计算方法,总结了高速磁力泵主要零件的加工工艺和材料。经实际试验验证,高速磁力泵水力性能、结构尺寸达到了设计要求,运行平稳、工作可靠。高速磁力泵有广泛的推广应用领域,此产品的研制成功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20CLB-12型微型磁力泵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介绍了微型磁力泵的结构特点、水力设计和试验结果。文中提出了采用增大出口宽度、堵塞1/2叶轮流道的设计方法,可以降低比转数、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涡旋前伸式双叶片污水泵流动规律,采用标准k-?模型和SIMPLEC算法对涡旋前伸式双叶片污水泵叶轮内部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了叶轮内的压力、速度、湍动能的分布情况,从而分析出该型泵叶轮流动的特点和通过能力提高的原因.在流场分析与计算的基础上,提出了性能预测的方法,对规定工况点的性能进行了预测,并分析了预测结果和试验结果差异的原因,从而为评价设计效果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我国泵CAD的发展过程和技术特点,以及起步,发展和完善等三个发展阶段,泵CAD技术有人机交互设计,功能模块化和数据管理等内容,分析了泵CAD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新世纪泵CAD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磁力驱动冷凝泵的抗汽蚀性能,在泵叶轮入口处配置了变螺距诱导轮,并建立了吸入口配置变螺距诱导轮和未配置变螺距诱导轮的两种模型。采用Fluent软件对磁力驱动冷凝泵内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给出了其内部压力分布以及粒子流动迹线图。通过两组数据的比较,得到了内部流场的主要特征。模拟结果表明,磁力驱动冷凝泵吸入口配置变螺距诱导轮可以有效提高抗汽蚀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