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和利时系统在化工安全仪表系统的解决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全仪表系统(SIS)是对人身安全、装置设备及环境提供安全保护的装置。其设计理念与集散控制系统(DCS)不同,SIS特点是动作速度快,重点在于安全联锁保护,只在关键时动作;而DCS特点则是要求控制稳定,重点在连续生产过程监控。针对不同的安全级别的工艺装置,和利时安全系统在设计时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智能家居远程控制系统,由智能控制中心、各类传感器和远程控制App组成。智能控制中心以STM32为主控开发板,连接各种智能设备和传感器。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通过MQTT协议与App进行交互,实现设备的智能控制和智能场景切换。同时,支持学习用户的行为习惯和喜好,根据用户习惯实现个性化设置,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智能调节实现对能源的有效利用,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农业系统,通过无线网络ZigBee组网和IO直连传感器及执行器,可监测农业大棚温湿度、光照度数据,能实现达到阈值则发出报警的目的,同时系统通过Wi-Fi网络,可手动或自动控制风扇、步进电机、可调灯,进而对环境进行调控,实现农业生产过程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  相似文献   
4.
将遗传算法寻优和基于Lyapunov理论的观测器设计思想相结合,提出一类非线性自适应观测器的直接设计方法。通过选择合理的适应度函数,将观测器问题转化为约束可满足性问题,并在空间搜索找到问题可行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以获得使观测器综合性能更好好的观测器增益。通过对CSTR的仿真。说明了该方法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聚合反应釜温度控制算法,用于解决实际生产过程中反应釜温度具有的纯滞后、大惯性、多变量耦合等特点。考虑冷却水管网压力、冷却水温度和进料流量等多个变量对反应釜温度的影响,建立更加准确的数学模型进行控制,控制效果更加精确。基于该算法的聚合反应釜温度控制系统已经开发成功,并在实际聚合反应釜生产上投入使用,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控制效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以大型煤化工的关键设备氨合成塔的一段触媒温度控制为研究对象,针对氨合成塔滞后大的特性,在常规的前馈-反馈控制基础上,对前馈干扰引入时间可调整概念,目的是使得干扰项起作用的时刻同被控对象产生影响的时刻同步。同时采用史密斯预估控制方法原理,对氨合成塔的一段触媒温度控制过程中反向特性进行补偿。从而达到优化控制的目的。本文的控制策略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将干扰项测量,将测得的干扰量作为前馈,在计算出前馈增益及方向后,保存在DCS控制系统中。再测试出干扰项对被控对象作用的滞后时间,待扰动发生时,再引入存储的前馈量,达到同步补偿目的。第二部分在反馈控制回路增加预估算法,先根据测量的干扰预先估算出反向特性补偿量,也存储在DCS控制系统中,待反向特性开始时,将估算出的补偿量,叠加填平到反向特性的凹部区。补偿后带反向特性控制回路变成常规滞后控制回路。这样前馈-反馈同时优化,大幅度改进氨合成塔-段触媒温度控制品质。为保证控制效果,方案中还采用了软测量和测点品质判断算法。  相似文献   
7.
分散控制系统(DCS)广泛应用于工业过程控制中,传统DCS主要用于工艺控制,而当前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已成趋势,终端设备包括软件硬件产品的研发理念也应顺势而为,系统功能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的建设要求符合智能工厂的一个核心思想,即“软件定义控制系统”。DCS解耦功能的设计特点体现在控制器和IO解耦、算法和硬件解耦、服务解耦、开放的数据库和系统跨平台等方面。论述了解耦类型的特点、DCS解耦的重要性以及在工业互联网中的应用。应用表明DCS解耦技术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