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为研究曝光时间与图像边缘位置的关系,从理论上分析了曝光时间对所采集图像灰度值的影响。通过实验论证了曝光时间对边缘提取质量的影响。并通过单变量实验法研究了曝光时间对边缘提取影响的规律,总结一种确定最适曝光时间和工件检测长度补偿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强化研磨加工与轴承工件强度之间的关系,首先从理论上分析表面残余压应力对轴承工件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并通过实验验证强化研磨对提高轴承表面残余应力具有显著效果。结果表明,在保证工件粗糙度的情况下,要提高轴承表面残余应力,在强化研磨加工中喷射压力最好控制在0.4-0.6MPa。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强化研磨加工的原理,并讨论了影响强化研磨加工效果的工艺参数,通过实验研究,分析了喷射压力、喷头移动速度、喷射距离这三个主要因素对加工后模具钢表面粗糙度和表面硬度的影响,根据试验数据,分析得出了强化研磨加工针对45#模具钢表面处理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喷射压力0.5MPa,喷头移动速度50mm/min,喷射距离45mm。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硅钢片数控横剪线的工作原理,采用UML构建硅钢片数控横剪线加工系统,实现对不同规格的硅钢片进行一次性冲剪加工的功能。采用用例图分析了软件系统的功能需求;采用类图分析了软件系统各个模块之间的静态关系;采用状态图和序列图等动态分析方法分析了软件系统的控制流程和人机界面的控制状态,提高了加工系统的质量和效率。利用UML技术实现加工系统的分析、建模和面向对象设计,有利于提高硅钢片数控横剪线加工系统的开放性、重构性。并采用基于Solid Works的片形仿真以及输出的加工数据来验证了硅钢片数控横剪线加工策略可行性和数据准确性,以及加工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硅钢片数控横剪线存在的问题,以实现多剪多冲、系统柔性化,以及降低人员编程量和劳动强度等为目的,对多剪多冲数控横剪线进行研究。分析横剪线的机械结构与工艺流程,给出多剪多冲的定义;以时间Petri网为理论基础建立TPN模型,分析其内部存在的并发、冲突等关系;建立以加工工步最少、送料轴移动总距离最少,以及退料最少为优化目标的数学模型,利用横剪线的并行性,安排多工步加工的有序n元组;给出系统总体算法流程,重点对计算和优化部分进行算法设计;最后通过实例验证多剪多冲数控横剪线加工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相比于传统的信源数目估计方法,基于特征值差值法的信源数目估计具有较小运算量的优点,但是因为在低信噪比时效果差,且在色噪声下效果不稳定等多种缺点一直未能在实际中应用。因此分析了特征值离散度对差值法估计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对数函数拟合改善特征值发散程度的方法,并利用拟合特征值进行差值法进行估计。该算法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相邻信源特征值之间的差值,使信源特征值和噪声特征值之间的差值更加明显,大大提升了差值法的估计性能,同时保证了较小的运算量。经实验仿真表明,该方法在白噪声和色噪声下都能进行稳定估计,在较低信噪比和低快拍数下依然具有良好估计性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