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0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为研究螺旋桨流噪声,以螺旋桨的基本构型单位二维翼型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不同工况下的振动噪声规律。以Lighthill声类比理论为基础,应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CFX和声学仿真软件LMS Virtual Lab分别模拟在不同工况下翼型的流场和声场分布。取翼型非定常脉动力作为声源,然后采用边界元方法分别求解翼型流噪声和振动噪声。结果表明,噪声水平随速度和翼型攻角的变化呈现较为明显的规律;相比考虑翼型振动时的振动噪声,忽略翼型振动影响的情况下流噪声水平偏大。  相似文献   
2.
应用时频分析方法辨识时变系统的模态参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Gabor展开及Hilbert变换进行时变线性系统模态参数的辨识。利用非平稳信号的Gabor变换将结构响应信号表示在时频面上,并通过Gabor展开重构分离模态分量,建立每一阶模态的时变线性模型。对单模态时变线性模型应用Hilbert变换来辨识随时间变化的模态频率和阻尼。通过对刚度和阻尼慢变的两自由度系统模态参数的仿真辨识验证辨识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为时变线性系统的模态参数辨识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将有限元法和GHM法相结合,给出了建立主动约束层阻尼(ACLD)板结构动力学模型的新方法。建模时,考虑到粘弹材料(VEM)的纵向位移影响,采用GHM方法描述VEM的本构关系,解决了VEM的力学特性随温度和频率变化的难点,避免因VEM的复杂本构关系而产生的微分积分方程。算例表明本文给出的建模方法是准确的,ACLD结构能够有效控制结构振动。  相似文献   
4.
约束层阻尼夹芯板动态特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给出了新的建立约束层阻尼薄板动力学模型的方法。粘弹性材料的本构关系随温度和频率变化,难以对粘弹结构进行动特性分析及控制研究,本文采用GHM方法描述弹性材料的本构关系,将粘弹性材料的动力特性描述与工程上最常用的有限元分析结合起来,建立了悬臂约束层阻尼板的动力学模型,计算了约束层阻尼夹芯悬臂板的模态参数,计算结果同其它方法相比,精度高且更接近于实验结果,同时与ANSYS5.5及NASTRAN70.7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本文给出的方法是准确可靠的。  相似文献   
5.
应用时频表示进行结构时变模态频率辨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应用线性和二次时频表示的方法,包括:线性时频分析方法短时傅里叶变换和二次时频表示魏格纳-维尔分布,进行了时变结构模态频率的辨识。通过对刚度连续变化的二自由度系统时变模态频率辨识的仿真,论述了两种时频辨识方法的特点。仿真结果表明时频变换辨识方法是辨识时变模态频率的有效工具,魏格纳-维尔分布二次时频表示能够是到比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的谱图更好的辨识结果。  相似文献   
6.
研究热噪声复合载荷作用下结构的动力学响应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结构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实验室多采用高温行波管进行热噪声复合试验研究,本文针对行波管中高温平板结构动力学响应预示方法进行研究。选取四边固支C/Si C材料平板为研究对象,首先研究热效应对平板结构固有模态特性的影响,然后在平板表面施加一维行波声载荷模拟行波管中声场,利用解析方法求解结构在热噪声复合载荷下的动力学响应。结果表明,在加热过程中平板固有频率先减小至极小值,而后逐渐回升。在固有频率下降阶段,材料弹性模量减小和热应力对于结构刚度的软化效应强于热变形的硬化效应;在固有频率回升阶段,热变形的硬化效用起决定性作用。线性响应范围内,平板在热噪声复合载荷下的加速度响应特性取决于其热模态。  相似文献   
7.
泵喷推进器由导管、转子和定子组成,它具有推进效率高的优势,但其在流体的作用下也易产生剧烈的结构振动并辐射噪声,削弱水下舰船的声隐身性能。为了解流体激励下泵喷推进器的动态特性,首先通过基于大涡模拟的计算流体力学(CFD)仿真计算,得到推进器的非稳态流场,提取泵喷推进器关键结构表面的脉动压力,并将此流体载荷作为推进器声振耦合分析的激励源;然后,建立泵喷推进器水下结构声振耦合系统的有限元/边界元模型,分析流体激励下结构的振动位移响应和辐射声场分布;最后,讨论不同进速系数对于泵喷推进器水动力性能和声振耦合响应的影响。仿真分析的结果可以为典型结构泵喷推进器的减振降噪设计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复杂弹性耦合隔振系统建模及其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复杂弹性耦合隔振系统是在多层隔振系统中考虑中间筏体和基础的弹性而形成的一类隔振系统,提出了关于这类复杂隔振系统子结构建模的新方法,并用该方法建立了二维复杂弹性耦合隔振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小生境的自适应遗传优化算法,运用该算法对二维复杂弹性耦合隔振系统基于系统功率流传递的最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9.
一种整星隔振器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不改变卫星和运载火箭结构前提下,针对某型号的配重卫星模型的隔振要求和约束条件,研制出一种新型的整星隔振器,安装在适配器和星箭界面之间,阐述隔振器的设计路线,建立合理的有限元模型,进行隔振器的结构参数灵敏度分析和频率响应计算,最后对整星隔振系统的进行动态性能测试。有限元计算结果和试验数据表明,所研制的整星隔振器能够有效地隔离卫星在宽频带上横向和纵向振动,降低发射时运载火箭传递给卫星的环境载荷。  相似文献   
10.
在子空间辨识方法的基础上给出时变特征参数辨识的新方法。将特征阻尼修正与数字滤波相结合,由输出信号估计特征频率和阻尼比。对于系统输出,假定其具有短时平稳特性,通过对响应信号在局部时问段上建模得到时变特征。使用分量能量指标指示信号中各振动分量的强弱,并通过能量指标在时频面上建立一种时频表示,以此反映系统的时频特性。对Hankel矩阵使用QR分解,在提高运算速度的同时不降低参数估计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