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6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磁链反向式定子永磁无刷直线电机,首先简要介绍了其基本结构,然后从定子绕组磁链人手详细地讨论了该类型电机的运行原理以及各种变量的波形,并利用机电能量转换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其电磁力的产生机理.在此基础上,对这种磁链反向式定子永磁的直线电机的动态数学模型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最后给出了这种类型电机的样机并设计了相应的驱动器系统以及相应的实验波形和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
行波型超声电动机定子振动模型及其驱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锦波  艾兴 《机械工程学报》2004,40(10):129-133
利用复合梁振动理论对典型结构的行波型超声波电动机(TWUSM)的振动特性进行了研究。根据定子结构的特点,将定子简化为一系列简支梁,由此建立了描述定子在逆压电效应作用下的强迫振动模型。此外,该模型还考虑了粘滑阻尼转矩和外部阻尼力的影响。最后借助于广义模态方法对该方程进行了求解,从而获得了在不同控制变量和不同结构参数下TWUSM的振动特性。为验证模型的准确性,设计制作了一台TWUSM样机和专用驱动器。样机试验结果与模型的仿真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从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行波型超声波电机驱动系统的设计与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了行波型超声波电机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基础上,给出了超声波电机的基本关系式和等效电路;针对其特点,提出了该类型电机驱动系统的基本要求;据此设计了一套行波型超声波电机的驱动系统;该系统除满足基本要求外,还具有结构简单、振动幅值自动跟踪、功率因数补偿等功能;经在自行设计的电机上长时间运行表明,该驱动器能满足实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超声波电机的数学模型及其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首先对行波型超声波电机的工作原理、基本方程式、等效电路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对超声波电机在调频和调压下的机械特性进行了研究。针对超声波电机容性负载的特点,作者在对超声波电机的功率因数特性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从功率因数的角度提出了并联电感的补偿原则。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案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运用工程中的矩阵理论和矢量分析理论,对电机统一理论中功率不变的坐标变换系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对其使用过程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得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7.
在简要介绍了永磁无驯直流电机(BLDC)的运行原理和调速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颖的采用单一DSP实现多轴BLDC运动控制系统结构,并借助于DSP和FPGA和三台400W的永磁BLDC成功地实现了该系统。与传统的多轴运动控制系统是由多个单轴运动控制系统相比,该系统结构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接线较少等特点,特别适用于小型、多轴控制设备如视频检测机、家庭机器人等。样机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  相似文献   
8.
超声波电机定转子接触的摩擦传动模型及其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超声波电机是一种利用超声振动和摩擦力为驱动源的新原理电机。对行波型超声波电机定子转子之间的磨擦传动动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分析过程中,考虑了定转子之间的粘滑特性,获得了行波型超声波电机特性与结构参数之间关系的解析表达式,为电机的设计和制造提出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双电机传动机械系统的同步控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卢金铎  刘锦波 《控制工程》2005,12(4):398-400
针对多电机同步控制研究的现状,用基于位置和速度的非线性同步控制规律设计双电机传动机械系统控制器,实现两组变频器.电动机机械系统的同步控制。Matlab环境下的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对输入信号的同步无差跟踪,即使轮廓线是存在突变尖角的心形线,整个系统的运动轨迹也能够按照期望的轮廓线运行。该系统对于外部的干扰有很强的鲁棒性,控制算法简单,系统易于实现,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超声波电机定转子接触的 摩擦传动模型及其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Ultrasonic motor (USM) is a new principle motor, which applies piezoelectric vibration and frictional force as the driving source.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frictional contact model between stator and rotor of the travelling-wave-type ultrasonic motor. Taking the stick-and-slid feature into account, this article presents analytical expression of characteristics of ultrasonic motor among constructive parameters, which lays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USM. Effectiveness is verified by comparison between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the prototyp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