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根据热型连铸技术原理,建立了热型连铸凝固过程一维稳态温度场的物理、数学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得出了铸型出口温度、冷却距离、拉铸速度和喷水冷却强度等工艺参数对铸坯固液界面位置的影响。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2.
依据金属凝固的基本理论,在Oldfield的连续形核和晶粒长大模型基础上,引入了时间因子,运用随机方法,建立了连续冷却条件下形核和生长的随机模型,使形核和生长模型函数与时间直接相关,反映了连续冷却条件下的金属凝固微观组织的演化过程。基于上述模型,编制了计算模拟程序,模拟了Zn-5Al共晶合金微观组织的凝固过程,并用试验结果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对比,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3.
铸铁一次结晶中石墨相生长方式转变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铁液结构出发,解释了铸铁一次结晶过程中石墨相α向生长和c向生长两种生长方式之间转变的机制。碳在铁液中可以溶解态的碳原子和Fe3C原子集团两种形式存在。石墨相即可以碳原子沉积的方式析出,也可以Fe3C原子集团分解的方式析出;前者使石墨相沿α向生长成片状,后者使石墨相沿c向生长成非片状。建立了Fe3C以石墨基面为衬底进行分解反应的物理模型。  相似文献   
4.
高速钢复合轧辊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速钢用作轧辊材料使冷﹑热带钢工作辊寿命得到大幅度提高.介绍了几种高速钢复合轧辊的制造方法,并对各种制造方法的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高速钢复合轧辊今后研究应以高速钢的成分设计﹑生产工艺和设备的改进及优化复合界面结构为重点.  相似文献   
5.
彭涛  倪锋  魏世忠  龙锐  张新庄  邵抗振 《铸造技术》2005,26(10):954-956
针对碳化钒的不同形态,设计出定量分析软件,并利用形状因子K,实现了高钒高速钢不同碳化物形态数值化处理,当K介于0.785~1.000之间碳化钒形态为团球状;K≤0.223,碳化钒呈开花状.高钒高速钢当碳含量达到4.2%时,K为0.86和当量直径D为0.78μm,碳化物呈团球状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6.
对不同化学成分的高铬白口铸铁进行不同热处理,通过低速重载滑动干摩擦磨损试验研究了高铬白口铸铁的磨损率和摩擦因数与摩擦功率密度、正压应力、碳化物类型和基体组织的关系,并探讨了低速重载条件下高铬白口铸铁的滑动干摩擦磨损机理。结果表明:高铬白口铸铁的摩擦因数与碳化物相类型和正压应力有关,而与基体组织无关;磨损率与基体组织类型、碳化物相类型和摩擦功率密度均有关;在低速重载滑动干摩擦磨损过程中,铸铁的组织由摩擦面至内部依次为摩擦层、流变层、应变带、不变区等4个区域;摩擦层中原始基体组织遇到严重破坏,与破碎碳化物充分混合;流变层中固相塑性流变的黏滞阻力增大,导致裂缝、空洞形成,最终产生疲劳剥落;应变带中碳化物相因基体组织的塑性变形而发生弯曲或断裂。  相似文献   
7.
热型连铸过程的二维稳态传热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热型连铸技术原理,建立了热型连铸凝固过程二维稳态温度场的物理、数学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得出了铸型出口温度、冷却距离、拉铸速度和喷水冷却强度等工艺参数对铸坯固液界面位置的影响.计算结果与文献报道的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高铝锌合金离心铸件带状缩松的形态特征,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汶川地震灾后四川省什邡和绵竹市农村地区灾民自建临时过渡住房的实地调查,指出虽然自建临时过渡住房在安全,质量、卫生等方面存在较大的缺点,但也具有自主性强、成本低、建造周期短、材料易于得到、技术要求低、利于保持原有产权和社会关系稳定等优点,应充分重视灾民的创造性.加强灾后临时过渡住房的研究和指导.  相似文献   
10.
倪锋 《建筑施工》2010,32(6):550-552
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市由上海投资的波罗的海明珠项目中,对2.4m×3.2m楼板模板支撑系统,通过我国传统钢管支撑与当地工具式支撑比较,选用了省时、省工、省料的工具式支撑体系。搭拆方便、质量易控、缩短工期、降低成本的工具式楼板支撑系统取代钢管支撑系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