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上海市某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项目为背景,分析了该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并重点阐述了生物反应池这一核心工艺环节,开发了一套倒置A2O工艺的污水处理SCADA系统,在传统厌氧-缺氧-好氧(A2O)工艺的基础上设立预缺氧池并加置两个缺氧-好氧(AO)池。SCADA系统的下位机选用Rockwell Control Logix系列以及Siemens S7-1200的PLC,人机界面采用组态软件KingSCADA3.7进行开发。整个自控系统通过工艺流程模块进行画面实时监控,可以实时记录运行参数、显示参数趋势曲线等。运行结果表明,该污水处理自控系统实现了污水处理厂的集散控制,满足工艺要求,提升了脱氮除磷效率和出水水质。  相似文献   
2.
基于松下FP2-PLC和运动控制模块PP41,采用步进电机和编码器方式实现了位置的闭环控制,将三轴的轴向位置精度控制在0.5μm以内。使位置闭环系统能够在低成本下实现。  相似文献   
3.
折流板换热器的数值模拟及场协同分析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在PHOENICS—3 .5 .1程序的基础上, 采用多孔介质模型, 以及体积多孔度、表面渗透度和各向异性的分布阻力来处理换热器内的管束; 用分布热源考虑管侧流体对壳侧流体的影响,对单弓形折流板换热器的壳程流场和温度场做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1) 采用换热器三维流动计算模型和k—ε湍流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折流板换热器内的流场分布; (2) 通过数值模拟可直观地了解换热器内的流动状态, 确定换热器的高、低速区和旋涡区。低速区和旋涡区换热效果差,管子易结垢, 而高速区换热效率高, 但管子易被冲蚀, 且阻力较大, 应予改进; (3) 换热器中间段的场协同性较好, 出入口处的场协同性较差, 应尽量减小其结构尺寸, 或采用导流筒式结构。  相似文献   
4.
折流杆换热器数值模拟及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PHOENICS-3.5.1程序的基础上,引入多孔介质模型,用体积多孔度、表面渗透度和各向异性的分布阻力来处理换热器内的管束。用分布热源考虑管侧流体对壳侧流体的影响,通过编写相应的程序,采用数值模拟的方式求出了折流杆换热器壳程压降和传热系数。与实验结果比较表明,壳侧压降的绝对偏差在59/6以内,传热系数的绝对偏差在8%以内,能够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折流栅的有效流通面积和间距对折流杆换热器综合性能的影响,并将这2个参数引入到准数方程式中,得到了折流杆换热器的准数方程式,为获得折流杆换热器的整体性能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
PCC在双转子连续混炼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先进的PCC控制系统实现了对双转子连续混炼机的有效控制。介绍了该系统的整体方案,简述了该控制系统的特点,重点阐述了在设备运行中对混炼机、喂料机、单螺杆挤出机及切粒机等主要部件的连锁控制及对相关回路的PID控制。该系统具有友好的人机界面、操作简便、运行可靠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旋转机械故障诊断专家系统数据库子系统的实现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介绍了旋转机械故障诊断专家系统中数据库子系统的实现技术。数据库子系统是旋转机械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管理着整个专家系统的数据。鉴于该系统数据类型繁多并且复杂的特点 ,采用分类处理的方法 ,设计了综合数据库管理系统 ,实现了对其有效的管理。  相似文献   
7.
由于中央空调系统的时滞性、时变性、非线性和大惰性等特性,使得当前采用的中央空调负荷预测算法精度并不高,本文在江阴某楼宇空调系统节能改造项目的基础上,从中央空调系统的组成和特性出发,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SVR)理论的中央空调负荷预测模型。对项目楼宇历史负荷数据进行分析,分别采用SVR负荷预测模型和BP神经网络负荷预测模型进行了训练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基于SVR负荷预测模型较BP神经网络负荷预测模型精度更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某单位的焦油氨水分离槽的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计算得知其失效形式为外压容器失稳,同时提出了对焦油氨水分离槽设计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
10.
由于气动隔膜泵在泵的行业中快速发展,传统的泵的测试系统,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气动隔膜泵性能检测的需要。为解决这个问题,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STM32F103 C8T6气动隔膜泵性能测试系统,采集气动隔膜泵测试系统的液体压力和流量参数,以及高压气体的压力和流量参数。分析了系统的需求,给出了系统的框架图,以及硬件设计框图;详细阐述了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实际应用证明,该测试系统具有成本低、功耗小、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并且实现MCU与上位组态的通讯,通过上位数据分析来判断气动隔膜泵性能的好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