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交通运输   4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集装箱长平车车体的方案设计;简述了集装箱长平车车体设计参数的确定和装运集装箱的工况;阐述了该车的主要结构;并详细介绍了车体静强度和刚度试验情况,分析了该车的强度.  相似文献   
2.
利用超声冲击设备对EA4T车轴钢进行了表面强化处理.采利用金相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表征了车轴钢表面结构的变化,并对超声冲击处理前后试样表面粗糙度和显微硬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超声冲击处理后,试样表面发生了剧烈的塑性变形,晶粒明显细化,显微硬度呈梯度化.随着超声冲击功率的增加,变形层厚度增加,粗糙度减小,表面硬度增大;与未经超声冲击处理的试样相比,在超声冲击功率180瓦作用下,表面粗糙度降低了6.5倍,试样的表面硬度提高了25%,变形层厚度大约为80μm.  相似文献   
3.
通过快淬态Ag32Zn68条带在0.2M硫酸溶液中0.45V (SCE)去合金化制备出纳米多孔银.向硫酸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能够很好地抑制纳米多孔银孔道和孔带的粗化.十二烷基磺酸钠的细化机理为,十二烷基磺酸根离子吸附在合金表面,降低银原子的表面扩散,从而细化多孔银的孔尺寸达到纳米级别.  相似文献   
4.
利用球磨过程细化WC粉体颗粒,采用热压烧结的方法制备了具有较高硬度的无粘结剂WC硬质合金.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球磨后WC粉体颗粒明显变细,经热压烧结后形成组织致密的硬质合金,样品的显微硬度已经达到2294 HV;X-射线分析结果表明,热压烧结过程中,WC没有发生氧化脱碳现象.球磨处理使原始WC粉体颗粒积聚了很高的表面能和较大的畸变能,有利于烧结过程中WC粉末颗粒间冶金结合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陆兴 《铁道车辆》2002,40(12):16-18
介绍了N型专用平车与黄磷罐箱的特点,主要技术参数,结构和试验。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激光熔化沉积Ti-6.5Al-3.5Mo-l.5Zr-0.3Si(TC11)合金疲劳裂纹扩展行为.研究结果表明:TC11合金裂纹扩展遵循Paris关系,沉积的各向异性导致了平行沉积方向与垂直沉积方向的疲劳裂纹扩展性能参数即疲劳门槛值"Kth、C和m有较大差异,其分别为5.05 MPa·m1/2,1.73×10-10和4.38与7.04 MPa·m1/2,4.51×10-10和4.04.初生β相柱状晶是导致产生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应力水平影响低"K下的疲劳裂纹扩展行为,高应力水平下的疲劳裂纹扩展行为敏感尺寸达到片层集束尺寸单元,低应力水平下的疲劳裂纹扩展行为敏感尺寸则与单个α、β片层的细小组织单元相当.  相似文献   
7.
通过采用不同塑性应变幅控制,对冷拔铜镁合金接触线进行室温低周疲劳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循环周次的增加,发生循环软化现象.应力降低速率随着应变的降低而减缓.通过Manson-coffin公式估算出接触线用铜镁合金的低周疲劳寿命,得出应变-寿命关系,并指过渡寿命NT所在应变范围.  相似文献   
8.
在氩气保护下,应用真空熔炼炉分别制备了Ni30Mn70与Ni55Mn45合金.测定了这两种合金在(NH4)2SO4溶液中的圾化曲线,然后对其进行去合金化实验.结果显示,Ni30Mn70合金在1M(NH4)2S04溶液中去合金化后,试样表面呈现“泥裂”结构.Ni55Mn45在1M(NH4)2S04溶液中不同电位下去合金化...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的二硫化钼(MoS2)填充乙烯基树脂(VER)复合材料及所成转移膜在不同转速、载荷下的摩擦学性能,并对摩擦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MoS2含量低于15%和高于35%时主要磨损机制分别为粘着磨损和轻微犁削式的磨粒磨损,且都不随转速的变化而改变;但MoS2含量处于15%~35%时主要磨损机制为粘着磨损、疲劳剥落式的磨粒磨损,且随转速的增加而减弱.另外,MoS2含量低于25%时摩擦系数随载荷增加而增大,高于25%时却随载荷增加而减小,磨损率均变化不大.对偶盘上形成的转移膜能有效降低摩擦磨损,随着MoS2含量的增加,转移膜的减摩时问逐渐延长,而摩擦系数基本不变;随着载荷的增加,转移膜的摩擦系数逐渐降低,减摩时间则大幅度缩短.  相似文献   
10.
自1911年 Onnes 发现汞的超导电性后的75年中,虽经大量研究工作,超导材料的临界温度(Tc)仅达23.2K(Nb_3Ge)。1986年 Bendnorz 与 Müller 发现 Ba-La-Cu-O 系中可能存在35K 的超导电性。此后,国内外相继报道了 Ba(sr)-La-Cu-O 系中可获得起始转变温度为36—52K 的超导体。1987年3月以来,陆续发表了朱经武、赵忠贤与温庆哲等关于 Ba-Y-Cu-O 系超导材料研制的初步结果,这类超导体在液氮温区呈现零电阻。我们曾研制 Y-Ba-Cu-O 系陶瓷超导体,其化学组成与上述文献不同,且烧结工艺简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