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交通运输   15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介绍了视频信号在计算机中的采集和压缩原理以及这两个过程中的关键性技术。  相似文献   
2.
汽车NVH作为衡量汽车性能的指标之一,其重要性日益显现。为降低汽车整体噪声,排气噪声作为汽车主要噪声源之一,要优先被考虑。对某型汽车的消声器静态传声损失进行测试与评价,针对其低频性能低的特点,提出改进措施,并对改进后的消声器进行测试。对比两种消声器的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在低频的传声损失更高,平均传声损失更高,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3.
4.
某SUV量产车型售后客户抱怨发动机转速3000~4000rpm时车内加速噪声大,通过主观评价及客观数据分析发现该转速段内存在轰鸣声。借助模态试验和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轰鸣声的形成原因,识别了轰鸣声的主要传递路径,确认了副车架模态对车内轰鸣声的影响。通过采用在前挡板和纵梁连接处增加支架的优化方案,有效解决客户抱怨的车内加速噪声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虚拟仪器在矿井瓦斯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论文系统研究了将虚拟仪器技术和数据融合理论应用于矿井瓦斯安全监测系统中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王小燕  宋岩 《中国水运》2006,6(8):126-127
针对港口安全生产的特性,并结合现代信息管理理论,对港口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信息规划,提出了架构模式,并介绍了系统在港口安全工作中的应用,目的在于为港口企业建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全主动脉弓(全弓)置换并支架象鼻术中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2)监测对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ND)的预测价值及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与PND关系。方法 记录65例拟行全弓置换并支架象鼻术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诱导后(T1)、体外循环(CPB)开始(T2)、深低温停循环(T3)、复温到36℃(T4)、停CPB 1 h(T5)、术毕(T6)的rScO2值并分析;于诱导后(Ta)、复温到36℃(Tb)、停CPB 1 h(Tc)、6 h(Td)、24 h(Te),用ELISA法检测血浆S100β和NSE浓度。术前、拔管当天及术后7 d通过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估并分组为PND组和非PND组并进行比较。结果 PND发生率为44.6%。T2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真菌密度感应分子Farnesol在表皮葡萄球菌和白假丝酵母菌混合生物膜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将表皮葡萄球菌标准株ATCC35984及白假丝酵母菌标准株ATCC10231混合培养建立体外生物膜模型,加入Farnesol或不加入Farnesol分为Farnesol处理组和对照组,孵育2、4、6、8、12、24、48、72、96h时用结晶紫染色法半定量检测生物膜形成能力;二甲氧唑黄(XTT)比色法评价生物膜的体外生长动力学;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生物膜超微结构;荧光定量PCR分析各组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结晶紫染色法生物膜半定量检测显示,12、24hFarnesol处理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TT比色法生长动力学检测显示,Farnesol处理组在4、48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对照组混合生物膜结构较Farnesol处理组致密复杂。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培养6hFarnesol处理组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icaA、fbe、aap基因及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als3、hwp1、efg1基因的表达下调;培养24hFarnesol处理组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aap基因及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als3、hwp1、efg1基因的表达下调。结论在真菌密度感应分子Farnesol的干预下,对照组形成的混合生物膜较Farnesol处理组结构更为致密及复杂,这种结构的改变可能与Farnesol处理组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als3、hwp1、efg1基因的表达下调相关性更密切。  相似文献   
9.
为增强机电类专业机电一体化课程教学的效果,作者将虚拟仪器技术应用于课堂直观教学、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王小燕 《船电技术》2005,25(4):49-52
本文通过介绍利用多路串行通信接口模块解决现代舰船内部同一主设备需要同时挂接多台串行通信设备的应用需要,详细介绍了多路串行通讯接口模块的硬件结构及编程原理,并介绍了如何以驱动程序的形式进行封装以简化上层应用软件的编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