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27篇
  免费   751篇
  国内免费   4261篇
工业技术   3183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850篇
  2013年   555篇
  2012年   918篇
  2011年   4778篇
  2010年   2130篇
  2009年   1286篇
  2008年   1113篇
  2007年   666篇
  2006年   865篇
  2005年   1053篇
  2004年   4279篇
  2003年   2281篇
  2002年   1904篇
  2001年   1242篇
  2000年   727篇
  1999年   1100篇
  1998年   611篇
  1997年   622篇
  1996年   308篇
  1995年   223篇
  1994年   230篇
  1993年   936篇
  1992年   723篇
  1991年   479篇
  1990年   573篇
  1989年   458篇
  1988年   225篇
  1987年   107篇
  1986年   135篇
  1985年   51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24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4篇
  1973年   4篇
  194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2.
3.
Rapid synthesis of silver nanowires(Ag NWs) with high quality and a broad processing window is challenging because of the low selectivity of the formation of multiply twinned particles at the nucleation stage for subsequent Ag NWs growth.Herein we report a systematic study of the water-involved heterogeneous nucleation of Ag NWs with high rate(less than 20 min) in a simple and scalable preparation method.Using glycerol as a reducing agent and a solvent with a high boiling point,the reaction is rapidly heated to 210 ℃ in air to synthesize Ag NWs with a very high yield in gram level.It is noted that the addition of a small dose of water plays a key role for obtaining highly pure Ag NWs in high yield,and the optimal water/glycerol ratio is0.25%.After investigating a series of forming factors including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dose of catalysts,the formation kinetics and mechanism of the Ag NWs are proposed.Compared to other preparation methods,our strategy is simple and reproducible.These Ag NWs show a strong Raman enhancement effect for organic molecules on their surface.  相似文献   
4.
The last decade has witnessed the convergence of three giant worlds:electronics,computer science and telecommunications.The next decade should follow this convergence in most of our activities with the generalization of sensor networks.In particular with the progress in medicine,people live longer and the aging of population will push the development of wireless person-  相似文献   
5.
油基钻井液的封堵性能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在涠洲12-1北油田一期工程中使用油基钻井液后事故率明显降低,但仍未能彻底解决涠二段硬脆性泥页岩井壁稳定性问题。对进一步加强油基钻井液的封堵能力进行了室内研究。通过在油基钻井液中引入超微细颗粒材料、纤维材料、变形材料和粘弹性材料,可大幅度提高其封堵能力。在涠洲12-1北油田二期工程中应用了加强封堵能力的油基钻井液,结果钻井施工非常顺利,几乎无井下复杂事故。室内评价及二期工程实践结果表明,增强油基钻井液的封堵能力对保持硬脆性泥页岩井壁稳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渤海湾盆地石油地质储量和产量增长趋势的预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渤海湾盆地的石油地质储量发现过程具有明显的渐进性、阶段性和长期性,石油产量的增长也具有一定的起伏性,用一个周期的单旋回哈伯特模型难以预测其发展趋势。通过分析渤海湾盆地的勘探开发历程,结合新一轮常规油气资源评价的结果,分别采用4个和3个哈伯特旋回拟合石油地质储量发现和产量增长曲线。预测结果显示,2005-2015年渤海湾盆地处于石油地质储量发现高峰期,2015年左右其石油产量达到高峰,之后处于下降趋势。实践证明,利用多旋回哈伯特模型对具有“多峰”特征的石油地质储量和产量的未来趋势进行预测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反转构造的反转程度及其与油气聚集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结合典型反转构造地震剖面,分析了断层型和褶皱型两类反转构造的反转程度,上下皆正断层型和向形褶皱型反转构造的反转程度轻微;上逆下正断层型和透镜形褶皱型反转构造的反转程度中等;上下皆逆断层型和背形褶皱型反转构造的反转程度强烈。分析了反转构造的反转程度与油气聚集的关系,处于轻微反转程度的上下皆正断层型反转和向形褶皱型反转,以及处于强烈反转程度的上下皆逆断层型反转和背形褶皱型反转不利于油气聚集;处于中等反转程度的上逆下正断层型反转和透镜形褶皱型反转类型有利于油气聚集成藏。  相似文献   
8.
黄骅坳陷新生代断裂构造系统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黄骅坳陷断裂构造极为发育,其新生代构造系统主要为伸展构造系统,以铲形正断层或坡坪式正断层为主干伸展断层,以不同尺度的北东一北东东向正断层和具调节性质的北西一北西西向断层为特征。经过对黄骅坳陷新生代构造应力场的分析,黄骅坳陷盖层中极难出现明确的走滑断裂,其雁列状排列的断层应为倾斜滑动断层;黄骅坳陷中不同凹陷或断块之间不同的伸展程度往往为横向地垒状凸起、鼻状凸起或鼻状背斜所调节,在横向凸起和凹陷之间伴生北西向正断层,它们与挤压变形体系中具有走滑性质的横向变换断层又有本质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9.
番禺30-1砂岩强水驱气藏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针对垂向非均质性严重且边底水能量强的番禺30-1气田面临的潜在开发问题,通过岩心分析及测井二次解释,对其夹层特征及储层非均质性等进行了研究,划分出19个流动单元并定量描述了各流动单元的特征参数,建立了该气田的精细地质模型。综合评价表明,新建的地质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为该气藏合理开发提供了坚实的地质基础。  相似文献   
10.
低勘探程度区域油气资源评价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前中国油气资源勘探和开发面临后备可采储量不足,低勘探程度区域受到重视。为了提高低勘探程度区域的资源评价精度,在前人评价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并利用勘探程度较高区域的资源评价结果,求准低勘探程度区域的油气聚集量,进而模拟求出其烃排聚系数、储量密度系数、单储系数和单生系数等关键参数,提出了利用练台地质推断法对低勘探程度区域进行评价,并对该方法评价的风险进行了分析。综合地质推断法的成果更能准确反映一个盆地、坳(凹)陷或区带的油气潜力及其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