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2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平果赤泥综合利用现状和开发研究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平果赤泥铁、稀有金属含量高,因而综合利用价值大的特性。对平果赤泥综合利用的现状作了简要述评,提出了开发研究的方案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用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BP-GA)优化电沉积Cu-W的工艺参数。结果显示:BP-GA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较接近,相对误差为9.05%,说明BP-GA优化电沉积工艺参数有较高的预测能力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3.
复合电沉积铜-钨合金工艺及其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阴极电流密度、微粒的质量浓度、温度、搅拌速率等对铜-钨复合镀层中钨微粒的体积分数的影响。用扫描电镜观察正交优化工艺制备的复合镀层,结果表明:镀层电沉积结晶均匀、细致。此外,对复合电沉积铜-钨的过程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在低电流密度条件下,铜-钨复合镀层的沉积遵循Guglielmi模型机理。  相似文献   
4.
结合海绵钛生产工艺过程中氯化尾气的排放及治理现状,提出了采用菱锰矿吸收氯化尾气的工艺方案,通过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表明该工艺是可行的.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氯离子初始浓度为90g,/L,初始吸收温度为60℃,液固比为8:1的条件下,氯化尾气的吸收率为98.76%,锰回收率可达95.23%.不仅能实现氯化尾气的无害化排放,而且试验制备的氯化锰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5.
6.
为探究磷石膏预处理pH值对磷石膏及磷石膏制备免烧胶凝材料的影响,明确免烧胶凝材料抗压强度与磷石膏预处理pH值的关系,以自制的激发剂对磷石膏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磷石膏与水泥(干料质量比为4∶1)混合制备免烧胶凝材料。结果表明:在100 g磷石膏中加入200 mL激发剂,预处理24 h后,磷石膏晶体出现了择优取向;随着预处理pH值的增大,磷石膏的微观结构越有利于后续免烧胶凝材料强度的提高。综合考虑,选择最佳预处理pH值为9,此时所制得的免烧胶凝材料的微观结构最致密,几乎所有的磷石膏颗粒都被水泥的水化产物包裹,其7 d、28 d和浸水后的抗压强度均满足普通烧结砖MU10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7.
8.
以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悬浮物酸性矿井污水为实验对象,研究了"重力沉淀-中和滤池-曝气-混凝-过滤"污水处理工艺,实验证明该工艺在中和酸性矿井污水时具有较高的SS、Fe、Mn、SO42-去除效果.通过实验设计的一体化处理设备应用于实践,证明经该工艺处理后出水可达排放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9.
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了铝合金磷钼酸钴转化工艺,并比较了铝合金基体和磷钼酸钴转化膜的耐蚀性。铝合金磷钼酸钴转化工艺的最佳配方为:磷钼酸钠0.003 7 mol/L,硫酸钴0.015 0 mol/L,氟化钠0.023 8 mol/L,pH值4,EDTA-2Na 0.000 34 mol/L,温度30℃,处理时间2 h。与铝合金基体相比,磷钼酸钴转化膜的自腐蚀电位正移约0.05 V,自腐蚀电流密度降低1个数量级。可见,磷钼酸钴转化膜能改善铝合金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10.
唐道文  杨聪  王锐  黄碧芳 《贵金属》2013,34(1):51-54
为探索难浸金矿的热解行为,采用STA409PC型同步热分析仪在惰性气氛下对贵州某难浸金矿进行热重试验研究。热重试验结果表明:该金矿在20~1200℃失重可分为3个阶段,即硫的升华失重、砷的升华失重、碳酸盐的分解失重,总失重率为20.86%,热重试验数据与矿石的化学成分基本吻合。对比浸出试验结果表明:难浸金矿经650℃焙烧1 h后浸出率可由12.3%提高到85.4%。可显著提高黄金的浸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