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介绍了管环缝射线透照方式,以及环缝单壁外透法和环缝双壁单影法100%射线透照检查一次透照长度及分段次数的计算。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小直径管对接焊缝双壁双投影,采用角度法或偏移法椭圆成像并控制椭圆间距的两种照相方法。  相似文献   
3.
以DBT为模型化合物,研究了不同的钛引入量对Ni2P催化剂加氢脱硫性能的影响。通过表征发现少量钛的引入影响了Ni2P前体的还原性能;钛的引入提高了Ni2P催化剂的加氢性能,随着钛引入量的增加,加氢选择性和加氢脱硫活性出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Ti/Ni=0.03时,加氢脱硫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轧辊、传动轴裂纹深度检测,分析了裂纹尖端的评判方法与经验。  相似文献   
5.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Ni2P催化剂及TiO2改性的Ni2P催化剂,以1-庚烯的甲苯溶液为模型原料,考察引入不同含量Ti对Ni2P催化剂加氢性能的影响,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 Ni2P催化剂对烯烃基本无加氢活性,引入Ti后可显著提高催化剂加氢性能,Ti与Ni物质的量比为0.03时,1-庚烯完全被加氢转化为烷烃,同时有少量的甲苯溶剂发生化学反应,说明此时催化剂对1-庚烯加氢具有较高选择性,对甲苯加氢活性较低。随着Ti引入量的增加,对1-庚烯加氢活性不断提高;继续增加Ti的引入量,甲苯溶剂损失增大,芳烃收率损失严重。  相似文献   
6.
钢板经超声波探伤交货,既可满足锅炉、压力容器制造厂家对钢板内部质量的要求,又可根据国家优质优价政策加价,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很可观的。钢板看起来形状简单,其超声波探伤方法似乎亦已成熟。但是,生产厂中大批量钢板要探伤,而且每张钢板面积又大,这就要求在保证探伤可靠性的前提下,有较高的检验速度。这正是我国各钢厂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实际上,钢板自动化超声波探伤在国内尚无实施成功的例子。马钢中板厂根据部分用户订货需要,从1986年开始对8~20mm厚的锅炉、压力容器用钢板采用人工手动超声波探伤。这项工作起步…  相似文献   
7.
马钢生产的用于海洋石油平台的H型钢需采用超声波探伤。由于目前国内尚无相应的H型钢超声波探伤标准,且H型钢与钢板轧制后的缺陷都为面状分层缺陷,探伤方法相似,故决定参照GB/T2970—2004[1]和JB/T4730.3—2005[2]标准。为保证超声波探伤的质量和可靠性,笔者对分割式探头的性能及距离-波幅曲线补偿关系、最快扫查速度和扫查间距的限制进行了研究,并对检出缺陷进行了低倍检验对比验证。1试验条件1.1仪器使用CTS-23型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该仪器具有闸门报警功能,适用于大批量产品检验。1.2探头采用20mm圆晶片(分割式双晶直探头),频率5MHz,以克服近表面探伤盲区。1.3试块1.3.1阶梯试块使用阶梯试块(图1)测试双晶直探头的距离-波幅曲线、焦距并调节探伤灵敏度。1.3.2动态模拟试块(表1)该试块用来模拟动态检验探伤漏报率,测试最表1动态模拟试块尺寸mm试块规格槽长槽宽槽深123456720×200×18101401012.558.512.616.518.510×175×1800110101.22.22.94.76.67.78.916×160×1850100102.53.54.51...  相似文献   
8.
9.
本文概括了近些年介-微孔复合分子筛的合成研究工作,从两种主要的复合方式入手,综述了原位合成方法和后合成法。原位合成法主要包括单模板合成法和双模板合成法,后合成法主要介绍了孔壁晶化法、附晶生长法和微孔沸石硅源法三种代表性的合成方法。文章并分别对归属每种合成方法的具体合成方法进行了介绍,最后对介-微孔复合分子筛的合成进行了综述展望。  相似文献   
10.
以大庆石化催化柴油和焦化柴油的混合油为原料,研究了载体不同元素改性对Ni-W催化剂加氢脱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锆改性后氧化铝载体ZT-3具有适宜的孔容、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以ZT-3为载体制备的催化剂JZ-3的加氢脱硫活性最高,在反应温度345℃、反应压力6.4MPa、氢油体积比500:1、空速2.0h~1的条件下,加氢柴油硫含量小于10μ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