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0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侯增江  王勇  饶磊 《计算机与现代化》2012,(12):153-156,160
针对当前计划任务管理方法的缺陷,提出一种高可用性的计划任务管理方法。该方法采用集群技术,当系统发生故障时,不丢失计划任务,能够快速地恢复系统的正常运行。本文在研究Linux系统中的crontab和at的基础之上,将计划任务以执行时间分类,提高了计划任务执行的准确性,实现了对周期性的和非周期性的计划任务的统一管理。原型实验证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可用性和性能。  相似文献   
2.
电渣熔铸渣池热电场有限元模拟的前置处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新生  耿茂鹏  饶磊  尧军平  杨小军 《铸造》2004,53(11):917-919
对电渣熔铸渣池进行了热电场有限元模拟的前置处理,建立了电渣熔铸渣池热电场数学模型,定义了以自耗电极、渣壳、水冷结晶器、渣池为对象的计算区域.借助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对计算区域进行了合理的单元、插值函数选取以及网格划分,研究发现渣池存在两个区域:一是温度很高、电流密度很大且分布很不均匀的小区域,位于自耗电极端部附近,为高热源区,另一是电流密度小且分布几乎均匀的大区域,为低热源区.  相似文献   
3.
基于元胞自动机(CA)和有限元(FE)耦合法对单晶铜杆热型连铸过程中晶粒生长及演化过程进行了模拟,获得了稳定状态下铸棒内温度分布及液固相界面的位置和形态,模拟了连铸初期沿热流方向细小等轴晶快速合并形成柱状晶的过程,采用截面形态和极图法分析了定向凝固条件下各个生长时刻的晶粒形貌和晶粒生长取向以及晶粒竞争生长过程中的快速淘汰和慢速淘汰阶段,为热型连铸工艺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电渣熔铸(ESC)过程中的渣池是一个集热场、电磁场、流场等于一体的复杂体系,各种场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且整个体系的边界条件非常复杂.本文对自耗电极、渣壳、结晶器、渣金界面等渣池热电传输边界条件作了合理的处理,同时借助于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渣池的热电场进行了模拟,获得了渣池的电场和温度场分布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两种场的分布特点,提出作为熔铸过程中主要产热区的渣池是由高热源区和低热源区所组成的观点,对调整电渣熔铸过程中工艺参数、稳定熔铸过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马新生  耿茂鹏  尧军平  饶磊  杨小军 《铸造技术》2005,26(12):1112-1115
渣池深度是电渣熔铸过程中重要的工艺参数,它直接影响到熔铸过程的稳定、熔铸效率和产品质量.本文在对渣池温度场和电场耦合模拟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渣池深度条件下渣池温度场的变化情况,为实际生产中优化工艺参数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饶磊  毕云  张莹  耿茂鹏 《热加工工艺》2007,36(21):86-88,92
汽车制动油缸是汽车液压制动系统中的重要部件.由于该零件是在高压环境下工作的,并要求具有较高的安全系数.因此对零件气密性要求较高,对铸件的质量要求也就非常高。以一典型主制动油缸产品为例,分析了铸件缺陷的形成原因,并进行了浇注及凝固过程的计算机模拟仿真,对原来的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进行了修改,应用于生产中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基于分散相粒子运动模型,考虑夹渣在随流运动过程中动态聚合长大现象,构建了夹渣聚合长大模型(PAGM,Particles Aggregation Growth Model)。采用PAGM对铝合金螺旋桨铸件浇注过程中夹渣的运动轨迹、聚合长大行为及最终位置进行了模拟计算和试验验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浇注系统对铸件夹渣分布及夹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浇注系统设计对夹渣运动行为及分布有较大影响,PAGM可有效提升对铸件夹渣分布预测的准确性,为铸件优化设计及失效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提升护岸材料对面源污染物的净化能力,采用骨料交联法制备了具有较高透水率的多孔生态砌块,研究骨料粒径与砌块透水率的关系,并采用动水挂膜法对不同透水率的生态砌块进行反硝化细菌表面负载,在此基础上,研究所制备的不同骨料粒径的生态砌块的透水率、比表面积等对水体中硝态氮去除率的耦合效应。结果表明:在相同孔隙率条件下生态砌块的透水率随比表面积的增加而降低,且随着骨料粒径的增大而提高;生态砌块对水体中硝态氮的去除率随透水率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再减小的趋势,其中骨料粒径为7~11 mm,透水率为6.6 m L/(s.cm~2)的多孔生态砌块对硝态氮的去除率可达90.3%。  相似文献   
9.
钢渣微晶玻璃显微硬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饶磊杨家宽  肖明丹 《功能材料》2007,38(A10):3782-3785
用熔融法制得钢渣玻璃,通过两步热处理法获得钢渣微晶玻璃,显微硬度是其重要的性能指标。对不同的晶核剂,不同的热处理制度对钢渣微晶玻璃显微硬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同样情况下,TiO2作为晶核剂的微晶玻璃显微硬度要优于ZnO;在700℃保温1h,940℃保温2h得到的样品显微硬度最高791.8HV。通过X射线衍射以及扫描电镜分析发现:不同条件下,微晶玻璃体系的主晶相均为钙铁透辉石Ca(Fe,Mg)Si2O6,同时含有少量钠长石;晶粒的生长情况随着条件的改变而变化,晶体生长得越致密,样品的显微硬度越高。  相似文献   
10.
设计了一种多路循环分层流速控制水槽,并建立了用于模拟分层控制的数学模型及实验平台. 通过建立的实验平台,采用实验和模拟结合的方法研究喷口流速组合对水槽中水体流速分布形态的影响. 针对同一种水流形态,通过改变其速度大小来观察水流形态的变化以及速度大小的分布和有效区域的范围变化. 通过改变进水口初始速度,得到不同的水流形态. 研究中模拟了常见的几种水流形态(直线型、上快下慢型和抛物线型),利用模拟所得各形态特征的数据,结合神经网络实现对实验平台智能化控制,从而实现对水槽的智能化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