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9篇
  2021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对比研究了普通浇注、低过热浇注和悬浮浇注三种不同工艺方法对轴承钢锭的温度场和成分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悬浮浇注能有效地改善轴承钢锭的温度分布,极大地改善钢锭横截面上的碳、硫、磷元素的中心偏析,提高了轴承钢锭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铸造抗磨材料的发展概况与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合分析了铸造抗磨材料发展过程及其生产和使用性能特点,对造抗磨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翟启杰  陈迪林  朱玉龙  张锁梅  邢长虎 《铸造》2001,50(10):608-610
采用2^k-1要因试验方法对含钒贝氏体球铁的化学成分进行了优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钼,铜,钒与钼的交互作用显著增加贝氏体含量,钼,硅与钒的交互作用显著提高奥氏体的显微硬度、硅、钒与铜的交互作用显著提高贝氏体的显微硬度。在成分优化试验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含钒贝氏体球铁的参考成分(%):3.6C、2.5Si、2.0Mn、0.2Mo、0.3V、0.2Cu。  相似文献   
4.
奥氏体化温度对含钒贝氏体球铁组织和硬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奥氏体化温度对含钒贝氏氏体球墨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钒使贝氏体转变所要求的奥氏体化温度范围增大,并使贝氏体球铁的硬度提高。这一研究结果为在生产中使用含钒生铁,利用铸造余热进行贝氏体化热处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钒在贝氏体球墨铸铁中存在形态及其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在贝氏体球墨铸铁中,一部分钒固溶于贝氏体组织中,从而提高了贝氏体组织的显微硬度;一部分钒以含钒碳化物的形式呈块状存在于奥氏体或呈颗粒状分布在贝氏体基体中。这些形态的钒提高了贝氏体球墨铸铁的宏观硬度。  相似文献   
6.
钒对贝氏体球墨铸铁组织和硬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钒对贝氏体球墨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钒加入量的增加,贝氏体组织数量增加,贝氏体针尺寸明显减小,贝氏体球铁的宏观硬度提高,但钒对贝氏体球铁中奥氏体和贝氏体组织的显微硬度影响不大,测定了钒在贝氏体球铁中的存在形态,探讨了钒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
贝氏体球铁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贝氏体球墨铸铁由于具有优异的强韧性能和耐磨性能已得到广泛的应用。综合介绍了贝氏体球铁的研究、应用和发展概况。简要介绍了贝氏体球铁的各种生产方法及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8.
于艳  陈迪林 《钢铁》1998,33(4):20-23
对比研究了普通浇注、低过热浇注和悬浮浇注三种不同工艺方法对轴承钢锭的温度场和成分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悬浮浇注能有效地改善轴承钢锭的温度分布,极大地改善钢锭横截面上的碳、硫、磷元素的中心偏析,提高了轴承钢锭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极地船舶航行中,针对船舶海水冷却系统管内冰堵问题,本文基于CFD数值模拟方法,采用欧拉-欧拉双流体模型研究振动对水平直管中海水-冰晶两相流流动特性的影响,分析不同振幅、振动频率工况下水平直管内冰晶颗粒体积分布及流动压降的变化.通过实验与仿真分析,在振动频率为20 Hz条件下,直管进出口压降随振幅从0增大到1.2 mm,...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