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8篇
  202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铸造铝合金轮毂T6热处理工艺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固溶时间、淬火停留时间及涂装烘烤工艺对A356合金铸造轮毂性能的影响规律并优化了T6热处理工艺,将淬火停留时间缩短到2h。研究表明:未涂装时优化工艺使合金抗拉强度达到240MPa,屈服强度达到181MPa。伸长率达到8%;涂装后抗拉强度达到262MPa,屈服强度达到179MPa,伸长率达到9%,接近并达到目前国内T6工艺的强度性能,超过了国内轮毂行业的强度性能标准,具有一定的生产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国产热轧铝箔毛料和巴林热轧铝箔毛料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力  王西科  孙玉峰  陈旷  李蒙 《铸造技术》2005,26(10):971-973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能谱仪等手段比较研究了1235国产热轧铝箔毛料和巴林热轧铝箔毛料的显微组织.研究表明:两种热轧铝箔毛料中化合物相的类型不同,两种热轧铝箔毛料都含有FeAl3相和α(FeSiAl)相,而国产热轧铝箔毛料中还含有β(FeSiAl)相;巴林热轧铝箔毛料的化合物相分布比国产热轧铝箔毛料更均匀;国产热轧铝箔毛料的晶粒尺寸相对较大,巴林热轧铝箔毛料的晶粒尺寸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3.
双级时效工艺对低压铸造A356合金轮毂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双级时效工艺对A356铝合金低压铸造轮毂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预时效温度100℃~120℃,预时效时间12 h~14 h使合金的抗拉强度由原来的280 N/mm2提高到308 N/mm2,提高幅度10%;屈服强度由180N/mm2提高到248 N/mm2,提高幅度38%;伸长率在8%以上,最高达到13.5%。该性能达到了ASTM锻造6061-T6合金轮毂的标准,与ZL107液态模锻铝合金轮毂的力学性能相当,接近或达到普通锻件力学性能的要求。研究认为,双级时效工艺引起合金-αAl的晶格常数增大,Si相和Mg2Si相析出量增加是合金强度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针对开放电力市场环境下存在的多主体利益博弈规划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博弈论的"源—网—荷"多主体利益协调互动的主动配电网(ADN)分层规划模型,结合迭代搜索法和改进的粒子群算法来对模型进行求解.模型上层从规划层面上考虑源、网、荷三方各自的决策,以每一个利益主体效益在博弈模式中达到均衡为目标;下层从主动管理层面考虑分布式电源(DG)削减和有载调压变压器(OLTC)调节等策略,以DG年切除量期望值最小为目标.在上层中运用迭代搜索算法搜索多方均衡解,在上层中的每一方主体决策寻优过程以及下层决策寻优过程中运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通过改进的IEEE 33节点算例,验证所提模型的可行性,为电力市场开放环境下存在多决策主体利益博弈的ADN规划问题提出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三级涂装工艺对T6处理和双级时效工艺下的低压铸造A356合金轮毂力学性能和组织的影响.研究表明:三级涂装工艺使T6状态下合金的抗拉强度增加15 N/mm^2,双级时效工艺条件下A356合金抗拉强度增加了5 N/mm^2,屈服强度增加了15 N/mm^2,对合金伸长率基本没有影响.电导率和DSC分析表明,三级涂装工艺不同程度地改变了合金中强化相和平衡相的分布数量和密度,引起了合金力学性能的变化.该研究对进一步优化A356合金轮毂T6处理工艺和双级时效工艺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铸造铝合金轮毂T6热处理工艺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固溶时间、淬火停留时间及涂装烘烤工艺对A356合金铸造轮毂性能的影响规律并优化了T6 热处理工艺,将淬火停留时间缩短到2 h。研究表明:未涂装时优化工艺使合金抗拉强度达到240 MPa,屈服强度达到181 MPa,伸长率达到8%;涂装后抗拉强度达到262 MPa,屈服强度达到179 MPa,伸长率达到9%,接近并达到目前国内T6工艺的强度性能,超过了国内轮毂行业的强度性能标准,具有一定的生产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北京市某办公楼为例,对该办公楼采用污水源热泵系统、城市热网+冷水机组系统、城市热网+污水源热泵系统时的能耗指标、经济指标、环境指标进行计算,并应用熵权层次分析法对这3种冷、热源方案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污水源热泵系统的综合性能优于其它两个冷、热源方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计算了污水源热泵系统的适用范围,当污水厂与建筑物的距离不超出此范围时,应用污水源热泵系统的节能环保效益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为分析我国污水资源热能利用潜力,根据我国各地区城市污水排放及处理情况有关统计数据,计算了全国31个地区城市污水中赋存的热(冷)量、可利用热(冷)量及可利用热量密度。研究结果表明,部分地区城市污水中赋存的能源潜力巨大,应在合理设计污水热能回收系统的基础上,积极地开发利用,从而充分发挥其节能环保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