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9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紫外光谱法研究了Ni[S2P(OCH2CH2Ph)2]2与α,α-联吡啶的加合反应。研究发现Ni[S2P(OCH2CH2Ph)2]2与α,α-联吡啶形成1∶1型加合物,在25℃的苯溶剂中,加合物的离解度α=0.07,稳定常数K稳^θ=2.1×10^6。  相似文献   
2.
以硫酸镍为催化剂合成乙酸丁酯,考察了催化荆用量、醇酸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及催化剂重复使用次数等因素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镍具有催化活性高,易分离回收,重复使用性良好,无废液排放等优点;在最佳反应条件下,酯化率为94.8%。  相似文献   
3.
制备了酸洗有机缓蚀剂O,O’-二(环己基)二硫代磷酸-N,N,N-三乙铵(NTOD),采用失重法、电化学法研究了NTOD在5%HCl溶液中对Q235钢的缓蚀性能和吸附行为。研究结果表明:NTOD在5%HCl溶液中是一种混合型缓蚀剂,在5%HCl溶液中的最高缓蚀率达到97%;NTOD在Q235钢表面的吸附完全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属化学吸附。同时,还研究了腐蚀体系温度、酸浓度、放置时间对NTOD缓蚀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有机硫化合物4,5-二(正丁硫基)-1,3-二硫杂环戊二烯-2-硫酮(dmit(Bun)2),用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采用电化学极化曲线法研究了dmit(Bun)2在1.0 mol· L-1HCl溶液中对Q235钢的缓蚀作用,并考察了dmit(Bun)2浓度、HCl浓度、腐蚀体系温度、缓蚀液放置时间对缓蚀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30℃时,dmit(Bun)2浓度为80 mg·L-1的1.0 mol·L-1 HCl溶液中,缓蚀剂对Q235钢的缓蚀率达到了99.01%,dmit(Bun)2为混合型缓蚀剂.吸附拟合表明:dmit(Bun)2在Q235钢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属于自发进行的化学吸附.dmit(Bun)2的缓蚀率随dmit(Bun)2浓度增大而升高,随腐蚀体系温度升高而降低,随HCl浓度增大而逐渐降低,随静置时间的延长、dmit(Bun)2的缓蚀性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天然气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关键性材料--耐高温高比表面载体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证明,新型载体YSZ—Al2O3材料具有高比表面和耐高温性能,YSZ~Al2O3的添加对全Pd三效催化剂的耐高温性能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6.
新型储氧材料的添加对全Pd催化剂性能的改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制的新型储氧材料载体具有高的储氧量和大的比表面积,显示出良好的抗高温老化性能.将新型的储氧材料添加到Pd/γ-Al2O3催化剂中,新制备催化剂和老化催化剂在天然气汽车尾气中对甲烷的起燃温度显著地降低.当储氧材料中MnOx的质量百分数为5%时,催化剂对甲烷的起燃温度降到最低,而NOx和CO被完全消除.  相似文献   
7.
咪唑啉磷酸酯类缓蚀剂的合成及其缓蚀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彬  谢斌  邹立科 《材料保护》2013,46(4):26-28,31,7,8
为了增强咪唑啉磷酸酯类缓蚀剂的水溶性和缓蚀性能,用油酸和二乙烯三胺反应,制备了咪唑啉中间体,分别用氯乙醇与五氧化二磷、磷酸三丁酯与环氧氯丙烷在低温下合成了2种氯化磷酸酯A和B,将其分别作为季铵化试剂与咪唑啉中间体反应,制备了2种改性的咪唑啉磷酸酯缓蚀剂A和B。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咪唑啉中间体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用静态失重法和极化曲线法就2种缓蚀剂在1 mol/L HCl盐酸中对Q235钢的缓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咪唑啉中间体具有预期的结构;2种缓蚀剂在HCl溶液中对Q235钢的缓蚀性能均较好,为控制阳极反应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其中缓蚀剂B的缓蚀性能更优;缓蚀剂B与无机阴离子E复配后,缓蚀效率在低浓度(20 mg/L)时高达91%,缓蚀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8.
文章综述了近10年来dmit(dmit为4,5-二巯基-1,3-二硫杂环戊二烯-2-硫酮)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应用,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水相中金属Mg、Al、Zn或Fe和稀盐酸体系还原对硝基苯甲醛为4,4′-二氢甲酰基氧化偶氮苯的反应,考察了金属种类、金属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Al参与的反应最为理想,且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反应产率为83.8%。以水为介质,避免了使用有机溶剂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0.
水介质中形成碳-碳键的优越性逐渐被人们所认知,近三十年来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研究了在室温和以低浓度酸或酸式盐溶液作为助催化剂的情况下,Mg、Al或Fe粉催化的苯甲醛的水相烯丙基化反应。研究结果表明:Mg、Al或Fe粉与0.1mol/L酸或酸式盐组成的催化体系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催化活性,其中Fe粉和0.1mol/L磷酸溶液组成的催化体系的反应产率达到5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