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6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石油磺酸盐弱碱体系采出液分离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跟踪石油磺酸盐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主段塞注入阶段,对采出液进行了系统研究,模拟了碱、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对采出液油水分离特性的单一和协同影响。结果表明:碱与原油中的天然物质反应生成界面活性物质,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使原油乳状液乳化强度增大,O/W型乳状液中的分散相油珠粒径显著下降,稳定性增强;在低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下,活性剂吸附到油水界面上顶替了部分原油中的天然表面活性物质及碱与原油反应生成的界面活性物质,插入到油水界面上胶质和沥青质聚集体之间,降低了胶质和沥青质聚集体之间的作用力,但加强了界面黏弹性,使原油乳状液稳定性增强;聚合物使水相具有黏弹性,使得水滴难以破裂,导致原油乳状液中水滴尺寸增大,稳定性下降。  相似文献   
2.
MoVTeNbOx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是目前丙烷直接氧化制丙烯酸反应催化性能最好的一类催化剂。简要介绍了该复合金属催化剂制备方法,考察了不同碲源复合催化剂的催化性能、预焙烧温度对复合金属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碲酸为碲源制备的催化剂催化性能较好;以二氧化碲为碲源制备的催化剂经300℃预焙烧后,催化剂性能和丙烯酸收率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研究Zr55Cu30Ni5Al10(摩尔分数,%)金属玻璃在深冷循环处理过程中的回春行为。实验发现,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样品的回春程度更高,表现为更高的弛豫焓与更低的密度。回春程度经200次循环后逐渐饱和,这可能与非晶结构中有限的自由体积含量有关。同时,高循环次数下的样品硬度更低,塑性更好,这与其剪切转变区体积增大有关。此时,更低的剪切面形成能有利于多重剪切带的形成。此外,还发现自由体积含量与样品塑性应变及剪切转变区体积呈线性关系。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还表明,在高冷速下回春程度高的样品会发生原子体积的饱和。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丙烷氧化制丙烯酸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失活的原因,探讨了失活催化剂的再生方法。结果表明,丙烷氧化制丙烯酸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失活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金属Te的流失造成的。进一步的实验证明,通过对失活的催化剂单独浸渍Mo、V、Te、Nb四种金属后的评价结果发现,失活的催化剂浸渍Te后丙烯酸收率有所提高,由原来的1.4%分别上升到4.2%,仍远远低于新鲜催化剂的活性,而失活的催化剂单独浸渍Mo、V、Nb后,活性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5.
主要阐述便携式卫星传输设备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具体应用,并在应用中遇到现象、问题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部门对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问题,用PHP语言开发一套基于B/S架构的试题题库与考试练习系统.该系统能够对试题进行管理,进行在线考试,具备自动阅卷等功能.  相似文献   
7.
赵觅  李博  蔡永茂  李洪富 《油田化学》2014,31(4):518-522
为了探索油田开发过程中各种驱替方式下有效解决厚油层内部高渗透层或平面上高渗透条带对驱油效果的影响,考察了超细纤维封堵剂——CZZL-10对填砂管和人造岩心的封堵效果。水驱填砂管实验结果表明,CZZL-10驱替后填砂管的渗透率比水驱时降低了90%以上,驱替压力增大10.6倍;聚合物驱封堵实验结果表明,加CZZL-10驱后的渗透率比单独聚合物驱时降低了80%以上,驱替压力增大7.4倍。人造均质岩心实验结果表明,岩心渗透率高,CZZL-10的封堵效果明显。岩心水测渗透率分别为435×10-3、666×10-3、953×10-3 μm2时,CZZL-10对岩心的封堵率分别为40.0%、66.7%、57.6%,岩心残余阻力系数分别为1.6、3.0、2.1。封堵后岩心最低水测渗透率为222×10-3 μm2,达到了堵而不死的目的。用超细纤维聚合物溶液封堵3层非均质岩心,非均质变异系数越大、渗透率级差越大的岩心,高渗透层封堵效果越好,高渗透层分流率大幅下降,中、低渗透层分流率大幅上升,实现了扩大波及体积,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多单体固相接枝聚丙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乙醚作分散剂,将接枝单体和引发剂均匀分布到聚丙烯(PP)粒子表面,改善相间传质;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用固相接枝方法制备了丙烯酸丁酯(BA)-马来酸酐(MAH)-苯乙烯(St)接枝PP。考察了接枝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及时间、界面剂用量等对接枝的影响,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接枝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使用分散剂消除了普通固相反应出现的结块现象,接枝单体分布比较均匀;PP为20.0 g时,n(BA)/n(MAH)/n(St)为2:1:1,接枝单体质量分数为6%,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3%,在80℃反应1.5 h,得到了接枝率为3.48%的接枝产物;产物的拉伸强度没有变化,但极性和热稳定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9.
赵军伟  赵觅 《广西轻工业》2012,(5):170-171,175
针对《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课程的特点与在材料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结合本校的教学实践与学生实际情况,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实践教学等方面探讨了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措施。改革后的教学实践证明,这些措施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颇有成效。  相似文献   
10.
邴国强  王鉴  祝宝东  宋军  赵觅 《陕西化工》2012,(8):1439-1442
对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酸的3类催化剂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它们未来的研究方向,重点对MoVTeNbO催化剂上丙烷氧化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总结了人们对该催化剂晶相结构认识的差异,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研究的重点是准确掌握催化剂结构.性能关系,实现具有特定晶相结构催化剂的重现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