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9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用经过不同热处理的40Mn2钢进行了两种磨料磨损试验研究,讨论了热处理和热处理引起的力学性能及显微组织的变化对钢的耐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铁谱是通过研究磨屑来确定机器磨损起源和严重程度的技术,可用于任何使用润滑油润滑的设备的磨损分析,从而降低机器的维修费用,节省维修时间,增加安全,提高产品质最。本文介绍了铁谱技术原理及铁谱仪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3.
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制备了Ni60B镍基合金涂层以及微米WC、纳米WC和微-纳米WC颗粒增强的Ni60B基复合涂层(分别称为WCm、WCn和WCmn复合涂层).对制备涂层在Amsler200磨损试验机上进行了不同载荷和滑动距离的水润滑滑动磨损试验.结果表明:WC颗粒的加入显著提高了Ni60B涂层的耐磨性.WCm复合涂层和纳米WCn复合涂层的耐磨性差别不大,但磨损形貌不同.涂层在水润滑环境下的磨损量均远远低于干滑动摩擦,其原因是水膜的支撑或隔离作用降低了涂层与磨轮之间的接触应力,水的冷却作用减少了摩擦热引起的温度升高,降低了涂层摩擦表面的温升和热软化.水润滑摩损条件下,WCm和WCn复合涂层中过饱和W元素发生扩散和聚集.   相似文献   
4.
激光熔覆WC/Ni60B涂层磨损析出强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激光熔覆的方法,以45#钢为基体,Ni60B自熔性合金粉末为基体相,微米和纳米WC-12%Co为增强相,研究制备了WC-12%Co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涂层.采用MM-200环块磨损试验机,对熔覆涂层在干摩擦滑动磨损条件下进行相同载荷不同磨损距离的磨损试验,分析了涂层在干摩擦磨损中的析出现象.试验结果表明:磨损后,2种熔覆涂层的表面显微硬度均比磨损前有所提高;磨损过程中,熔覆涂层中有析出现象;析出相有望改善涂层的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5.
几种电火花熔涂层的腐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正火45钢基体上的Cr、W、Mo和Ni电极电火花熔涂层在水、5vol%盐酸及硝酸水溶液中的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熔涂层的抗腐蚀能力,在水中,优于正火45钢,但在酸性介质中,比正火45钢的抗腐蚀能力还差.熔涂层腐蚀破坏的主要机理是成分和组织不均匀引起的电化学腐蚀和局部腐蚀,最终导致熔涂层剥落.   相似文献   
6.
以微米和纳米12%Co-WC颗粒为增强相,自熔合金粉末Ni60B为粘结剂,采用激光熔覆的方法在45钢表面制备出微-纳米WC增强Ni基合金复合涂层;在MM200磨损试验机上与硬质合金磨轮进行了不同载荷和距离的干磨损试验.并利用SEM、TEM、X-射线、显微硬度计等手段分析熔覆涂层在磨损前和磨损后的显微组织和硬度,研究了各涂层在此干摩擦条件下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纳米晶WC的加入能改善涂层的耐磨性能,当纳米级WC和微米级WC各为15%时,涂层耐磨性能最佳,但纯纳米晶WC增强涂层耐磨性不佳,其主要磨损破坏方式随涂层中WC晶粒尺寸变化而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7.
用环块磨损试验机对铬电极电火花放电熔涂层的干摩擦滑动磨损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轻载低速条件下,熔涂层的干摩擦滑动磨损机制以氧化磨损为主,与淬火低温回火态45钢相比,熔涂层的耐磨性是45钢的2~4倍;重载高速条件下,熔涂层的干摩擦滑动磨损机制比较复杂,存在磨料磨损,粘着磨损,剥层磨损等多种机制,熔涂层的耐磨性是45钢的15倍以上。  相似文献   
8.
激光熔覆技术是我国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一项表面强化新技术,经过材料工作者20多年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由于在激光熔覆中常常出现裂纹,因此使得这项技术在我国仍处于试验阶段。重型机械85钢凸轮轴常因磨损严重而失效,需频繁更换,经济损失很大。因此,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是采用激光熔覆对凸轮轴进行表面修复,使凸轮轴恢复正常服役。但在激光熔覆凸轮轴时,由于其厚度大,涂层常常出现裂纹。  相似文献   
9.
SiCp/Al复合材料-半金属刹车材料干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无压浸渗法制备15%(体积分数,下同),25%,35%,45%,55%的SiC颗粒(45,63μm)增强的铝基复合材料(SiCp/Al).在M-200型环块式磨损试验机上研究了SiCp/Al复合材料、灰铸铁(HT250)分别与半金属刹车材料配副的干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颗粒体积分数对复合材料摩擦系数的影响显著,而颗粒尺寸对复合材料摩擦系数影响不大.当颗粒体积分数从15%上升到55%时,SiCp(45μm)/Al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从0.319升高到0.385,提高20.7%,SiCp(63μm)/Al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从0.303升高到0.359,提高18.5%,且SiCp/Al复合材料摩擦系数的稳定性优于铸铁.HT250-刹车材料摩擦副的磨损率为7.09×10-6cm3m-1,是55%SiCp(45μm)/Al-刹车材料摩擦副的2.2倍,是55%SiCp(63μm)/Al-刹车材料摩擦副的2.7倍,SiCp/Al-刹车材料摩擦副的耐磨性明显优于铸铁-刹车材料摩擦副. SiCp/Al-刹车材料摩擦副的磨损率随着颗粒尺寸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0.
以F127作为模板剂,通过溶剂蒸发诱导自组装法合成了具有有序孔结构、孔径分布均匀的介孔锆酸镧,系统研究了不同煅烧温度处理后介孔锆酸镧的相组成、比表面积、孔径及其分布以及微观结构。结果表明,经800℃处理后,样品开始晶化,完全晶化的样品中仅含锆酸镧相。经600℃煅烧后样品的比表面积为136 m2/g,孔体积为0.14 cm3/g,800℃煅烧后比表面积仍达90 m2/g,显示出较好的热稳定性。随着煅烧温度进一步升高,样品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急剧减小,表明该方法制备的介孔锆酸镧最高耐热温度为800℃。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400℃去除模板后,样品具有有序介孔结构,预期其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