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4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二硫化钼(MoS_2)独特的三明治夹层结构使其具有优良的润滑、催化等性能,在摩擦、润滑剂以及催化领域中有很大的潜力。本文在介绍二硫化钼润滑机理的基础上,对其表面改性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包括表面有机包覆、沉淀反应包覆、插层改性等;同时总结了二硫化钼目前的应用领域,如作为自润滑薄层、插层电池、高效氢化脱硫催化剂等,并展望了其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硅烷偶联剂KH-792及正硅酸乙酯为原料,制备了一种末端含有氨基的杂化SiO_2(SiO_2-NH_2),将其加入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中,通过红外光谱,凝胶时间测定及示差扫描量热分析研究了SiO_2-NH_2对BMI树脂固化反应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树脂体系的固化工艺为140℃/2 h+180℃/2 h+220℃/4 h+250℃/6 h,SiO_2-NH_2的加入促进了BMI树脂体系的固化,且体系的表观活化能有所降低,可在工程领域良好应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溶剂法设计合成出了结构中含有硅元素的新型苯并噁嗪单体(Si-BOZ),以其作为改性体系对双马来酰亚胺树脂(BMI)进行共混改性,在降低BMI预聚物粘度的同时优化其固化工艺,改善其综合性能。选用平板小刀法测定了Si-BOZ、BMI、Si-BOZ/BMI等树脂体系的凝胶时间,红外光谱(FTIR)跟踪研究了Si-BOZ和BMI在固化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Si-BOZ/BMI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特征,并通过Kissinger法和Ozawa法对两者固化过程中的各参数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采用发射技术监测了拉深过程中的润滑状态.在干摩擦和润滑脂润滑下,进行了拉深成形实验,并分析了不同润滑状态下拉深过程中声发射信号的能量、振铃计数、信号幅度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拉深中产生声发射信号对润滑状态非常灵敏,随着润滑状态改善,拉深过程中产生的声发射信号能量、振铃计数、信号幅度参数等均呈下降趋势;通过对声发射信号分析可以判断拉深件的摩擦状况,即将声发射技术引入金属板材拉深中的摩擦状态的监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为了寻找更好的润滑剂使机械零件的磨损最小化,人们尝试把纳米材料加入到基础润滑油里形成的纳米流体,与传统的润滑油相比,该流体具有更好的减摩抗磨性能。文中介绍了纳米流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单步法及两步法,并评价了各自的优缺点;详细论述了多种纳米颗粒添加剂对基础润滑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指出了纳米流体后续研究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了将声发射技术应用在金属塑性加工中的摩擦监测中,以SPCC钢在拉伸过程与相对运动速度为100mm/min、正压力为7.5kg的摩擦过程产生的声发射信号特征为研究对象,分别用数据统计、平均值等方法对比分析了两种声发射信号的能量、振铃计数、幅度等参数。实验结果表明:SPCC钢拉伸的声发射能量值要远小于摩擦声发射能量值;拉伸的声发射振铃计数分布范围要略大于摩擦声发射振铃计数分布范围;拉伸的声发射幅度要小于摩擦声发射的幅度。最后对出现该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采用Ansys软件建立了同轴送粉激光增材制造Al-Zn-Mg-Cu合金的有限元模型,对该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模拟分析了不同激光功率和扫描速度单层单道成形过程中的温度场和应力场。结果表明,模拟得到的应力与试验结果误差约为5.2%,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激光成形过程中,激光作用产生“端部效应”,熔池前端的温度梯度大,后端的温度梯度小。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加和扫描速度减小,熔池温度增加,激光功率的影响更加显著。随着激光功率与扫描速度的增加,沉积层的三向应力也随之增大,最大Von mises等效应力与垂直于扫描方向的应力σy呈“W”形分布,沿扫描方向的应力σx先增大后减小,且σxy。当沉积层冷却至室温时,其表面残余应力主要为拉应力,且沉积层中部位置的残余应力高于边缘位置的残余应力。  相似文献   
8.
在介绍导电高分子材料导电机理的基础上,对目前最常见的两种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进行综述;重点讨论了含大型离域π键导电高分子材料、化学掺杂型共轭结构导电高分子材料和新型本征导电高分子材料等本征型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并研究了金属及其氧化物、碳系纳米材料、有机组分以及新型导电填料等对填充型导电高分子材料导电性能的影响;同时对其在电子电器材料、生物医学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展望了新型导电高分子材料未来的应用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测量金属塑性成形中的动态摩擦的新方法,利用声发射技术研究了凸模胀形过程中的声发射信号、摩擦、变形及破坏形式。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润滑条件的改善,声发射振铃计数率的值大大下降,工件变形的均匀性程度随之改变,胀形破裂的形式和位置也随之发生变化。说明声发射信号、摩擦、变形和工件的破坏形式之间存在一种非常密切的关系,该文从理论上分析了这种关系及现象。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水热纯化耦合乙二胺溶剂热两步液相化学方法,以商业红磷为原料成功制备出黑磷/红磷(BP/RP)异相结,并将材料用于可见光降解四环素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商业红磷经过液相两步反应后,在原来的红磷相表面原位生长出正交晶相的黑磷纳米晶体,从而得到BP/RP异相结,异相结中BP含量约为3(wt)%.与RP相比,BP/RP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