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针对游梁式抽油机存在的装机功率大、传递效率低、系统能耗大等弊端,各大油田和科研院所开展了大量的液压抽油机研发工作。与常规工程机械不同的是,液压抽油机属于户外工作设备,工作环境恶劣,需要经受高温、低温环境(新疆局部地面温度-40~60℃)的考验;抽汲换向动作频繁(2~3次/min)、连续24 h工作;这些特殊工况,要求在液压系统液压油的选用及系统加热、冷却设计方面要做相应的优化。在借鉴常规液压系统设计要点的基础上,结合液压抽油机的特殊工况,对液压油选用、液压站加热器、冷却器以及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连续抽油杆具有质量轻、无节箍、下深大、防偏磨等优势,随着油田不断开发,其应用规模也逐年增加。由于目前没有规范的连续杆组合设计应用方法,使得设计时工作量大、效率低、设计结果不准确。根据胜利油区的油藏地质特征、油井井况条件、生产参数等,通过设计计算,建立了连续抽油杆柱组合设计模板。现场应用表明: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连续杆组合设计结果的可靠性,避免材料浪费,节能降耗,提高系统效率,为油田应用连续杆提供科学依据,实现油井高效、经济运行生产。  相似文献   
3.
伴随老油田持续高效开发,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油田稳产转向稠油、低渗透等难动用储层,油藏埋藏深、储层物性差等问题突出。低渗透油藏在油田占据重要地位,已动用储量低渗透油藏占比较高。常规水驱开发工艺普遍呈现注水压力高、欠注严重、油井产液低等问题,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差,产能递减快。结合油田提液稳产技术需求,开发出针对低渗透油藏的压驱注水工艺,开展了工艺优化和现场应用,通过分析开发效果及存在问题,指明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为满足大排量、高效率的试油排液需求,研制出一种液压举升快速排液装置。然而该装置的举升液压缸利用普通油管滑车及支架进行安装容易发生液压缸活塞杆损坏、油缸侧翻的问题。通过分析举升液压缸在安装过程中的运动特点,对油管滑车轨道系统的滑车、车轮、滑车轨道和轨道支架等部件进行了针对性改进,设计出适合液压举升快速返排系统安装时使用的安装装置。改进后的安置装置提升了系统操作安全性,满足现场需求。  相似文献   
5.
非均相复合驱油技术是一种新型驱油技术,该驱油体系利用黏弹性颗粒驱油剂B–PPG的驱替性能,与聚合物复配之后扩大波及能力,叠加表面活性剂超低界面张力带来的洗油能力,从而获得最佳的驱油效果。本文针对胜利海上油田非均相复合驱,开展了I型、II型、III型三种型号B–PPG非均相复合体系通过低剪切滤砂管性能的实验。结果表明,I型B–PPG非均相复合体系在通过滤砂管时,未发生堵塞,黏度保留率和粒度保留率良好;II型B–PPG非均相复合体系通过滤砂管时,在高排量条件下黏度有一定的损失;III型B–PPG非均相复合体系在高排量条件下存在较大的堵塞风险,且黏度损失较大。  相似文献   
6.
注水是油田开发的主要方式,油田绝大部分采取分层注水工艺,尤其是油田高含水阶段,分层注水精细程度要求更高.分层注水工艺管柱在井下受高温高压多因素影响,井下封隔器性能工况复杂,难以预测.一旦分层封隔器密封性能下降,注水压力经封隔器渗漏上窜至井口,井口套管环空则会聚集一定压力的气体或者液体,形成环空带压(套压).带高套压注水,不利于套管长期工作,现场力求实效零套压生产.通过对分层注水工艺管柱的改进,研制的环空封隔器等工具,带套压水井呈现下降的趋势,改善了水井套管的工况,可以延缓其使用寿命.部分带套压井,仍需进一步优化封隔器胶筒性能及配套措施,以达到零套压生产目标.  相似文献   
7.
胜利油田自开发以来,已累计生产近60年,各开发区块含水90%以上,普遍进入高含水阶段,开发难度大.胜利油田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围绕"低成本"开发技术需求,形成了洗井液循环利用、井筒高效清洁和油管堵塞技术等三项主打技术,解决了现场修井作业成本高、井下井筒长期生产导致碎屑黏附井筒套管影响封隔器密封效果、油水井因酸化增产残酸滞留尾管导致漏失等问题,极大幅度降低现场生产成本,有效缓解低油价对企业形成的不利影响,现场应用效果良好,具备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胜利油田已经进入开发中后期,低渗透油藏成为增产主阵地,地层能量低、油藏埋藏深、渗透性差成为制约这类油藏开发的难点。针对当前低渗透油藏泵挂深、载荷大、产量低、效率低的开采现状,通过分析机采系统效率各环节的影响因素,提出实施抽油机节能改造、机杆泵系统优化、间歇采油等技改和新技术措施,实现低渗透油藏的节能生产。  相似文献   
9.
胜利油田自开发以来,已累计生产近60年,各开发区块含水90%以上,普遍进入高含水阶段,开发难度大.胜利油田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围绕"低成本"开发技术需求,形成了洗井液循环利用、井筒高效清洁和油管堵塞技术等三项主打技术,解决了现场修井作业成本高、井下井筒长期生产导致碎屑黏附井筒套管影响封隔器密封效果、油水井因酸化增产残酸滞留尾管导致漏失等问题,极大幅度降低现场生产成本,有效缓解低油价对企业形成的不利影响,现场应用效果良好,具备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