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6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45钢的球化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裴海祥 《山西冶金》2004,27(3):19-20
研究了45钢的退火保温时间对球化结果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45钢在740℃保温2个小时左右、670℃保温7h以上或仅在670℃保温22h以上,能得到较好的球化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320℃(核电主管道AP1000近似运行温度)和600℃(液态用核电材料近似运行温度)条件下,分别在20和120 MPa的应力下老化500和2000 h进行316LN不锈钢预蠕变试验。通过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测预蠕变后试样的微观组织。结果表明:在预蠕变阶段受到温度和应力作用,晶面滑移产生位错以及原有位错发生分解,被激活的位错在同一个平面内沿不同方向滑移移动,相遇时发生反应生成四边形或六边形的位错网络,随着温度以及应力增大位错网络消失。对于硬度变化而言随着温度从320℃升高到600℃时,显微硬度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3.
在300℃和600℃分别对316不锈钢在20~120 MPa的应力范围内预蠕变500 h和2 000 h,研究了预蠕变对316不锈钢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300℃时,位错在晶界处大量聚集,未发生动态再结晶,断口特征为塑性断裂。600℃时,发生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增加,位错逐渐消失,断口为蠕变孔洞及韧窝的混合状态。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含W的S32760超级双相不锈钢不同温度时效热处理研究σ相的析出行为.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析σ相的形貌和化学组成,并研究σ相对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在850~1000℃之间,实验钢析出大量由Fe-Cr-Mo-W组成的具有正方结构的σ相,钢板强度和硬度高,塑性差,延伸率低于4%;1050℃时仍存在少量析出,虽然延伸率大幅度提高至31.1%,但冲击韧性离散度高,冲击功偏低;直至1080℃,σ相才能完全溶解至基体中,抗拉强度为640MPa,延伸率为35.5%,纵、横向冲击功平均值分别达到217J和110J.随时效热处理温度升高,点蚀电位提高,点蚀失重率不断下降,1080℃热处理的试样点蚀电位高达1246mV.该试样在50℃的3.5% NaCl溶液中腐蚀失重率也仅为0.005~0.007g·m-2·h-1.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和电子背散射衍射仪,研究了铁素体不锈钢-钢(0Crl3Al/16MnR)、奥氏体不锈钢-钢(1Crl8Ni9Ti/Q235A和0Crl8Ni10Ti/16MnR)和双相不锈钢-钢(00Cr22Ni5Mo3N/Q345C)三种爆炸复合板结合区的显微组织特征。结果表明,结合界面呈波状结合,热处理后结合区基板脱碳与复板渗碳,而且在结合区复板一侧存在一条约30μm宽的亚微米级的超细晶粒带。另外还对结合区的显微硬度变化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结合区的硬度远高于基体的硬度。  相似文献   
6.
采用化学分析、金相检验和扫描电镜等手段对1Cr25Ni20Si2钢伸长率不合格的现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大量析出铁铬镍合金相导致了此钢种的伸长率不合格;提高镍含量能有效降低铁铬镍相的析出,从而提高伸长率的合格率。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316LN奥氏体不锈钢在1050~1200 ℃、应变速率0.1,1和50 s-1下的压缩变形行为,分析了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对热流曲线的影响。基于位错密度理论,建立了316LN钢的热变形本构模型,并揭示了316LN钢的软化机理。结果表明,在高温低应变速率(小于0.1 s-1)条件下,动态再结晶(DRX)为主导软化机理;在高温高应变速率(大于1 s-1)条件下,动态回复(DRV)为主导软化机理;在高温及应变速率为0.1和1 s-1条件下,DRV和DRX共同作用。构建的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316LN钢的热变形行为,其Pearson相关系数为0.9956,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为3.07%,为一个精确的本构模型。  相似文献   
8.
裴海祥 《山西冶金》2004,27(2):44-45
利用LEICA1350℃高温热台观察了304钢和Cr12钢的高温相变过程,发现304钢在1130℃左右开始析出a相,1250℃左右a相析出量最大;Cr12钢中共晶碳化物在800℃左右时开始溶解。LEICA1350℃高温热台能较好地反映这两种钢的高温相变规律。  相似文献   
9.
通过OM、XRD、SEM和差热分析对Mg-Y-Zn-Ni合金的显微组织做了详细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合金中Ni含量的减少,18R长周期有序堆垛相的热稳定性逐渐降低,Ni被Zn取代后,长周期结构在固溶过程中逐渐溶解,同时镁基体晶粒内部析出一种新型的14H结构的长周期相。  相似文献   
10.
不锈钢-钢爆炸复合板结合区组织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铁素体不锈钢0Cr13Al—钢 16MnR、奥氏体不锈钢1Cr18Ni9Ti—钢Q23SA和双相不锈钢00Cr22NiSMo3N—钢Q345C3种爆炸复合钢板结合界面呈波状结合,热处理后结合区基板脱碳、复板渗碳。而且在结合区复板侧有一个约30μm宽的亚微米级的超细晶粒带,结合区的硬度高于基体的硬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