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通过UG与ANSYS的数据交换接口,把斜齿轮的几何数据导入ANSYS中,并转化成由节点及元素组成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了以均布载荷代替集中力的情况下,斜齿轮的变形及弯曲应力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斜齿轮的最大变形在齿顶端部,最大弯曲应力在齿根位置。  相似文献   
2.
基于UG和ADAMS的齿轮啮合动力学仿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UG操作平台,研究了齿轮参数化建模的通用方法,提出了齿轮啮合时虚拟装配的方法。通过UG与ADAMS的数据交换接口,把齿轮的几何数据导入ADAMS中,建立了齿轮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计算,验证了齿轮参数化建模及传动系统建模过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房屋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根据大体积混凝土的设计构造要求,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4.
利用UG实现斜齿轮参数化设计的方法,建立斜齿轮的精确模型。通过UG与ANSYS的数据交换接口,把斜齿轮的几何数据导入ANSYS中,并转化成由节点及元素组成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了以均布载荷代替集中力的情况下,斜齿轮的变形及弯曲应力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斜齿轮的最大变形在齿顶端部,最大弯曲应力在齿根位置。  相似文献   
5.
详细介绍了一种利用UG的表达式和规律曲线功能建立直齿圆柱齿轮模型的方法.该方法绘制了精确的齿轮过渡曲线,并且生成的齿廓各段曲线不需要任何修剪便可直接建立精确的齿轮模型,该方法也适用于齿数大于41时的齿轮建模.通过改变模数和齿数,生成的模型可以自动更新,实现了建立模型的真正参数化.  相似文献   
6.
任刚  杨秀丽  袁文武 《机械》2010,37(5):22-24
为了能用线切割机床精确的加工出齿轮的过渡曲线,在对齿条形刀具加工得出的齿轮轮廓形成过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齿轮的过渡曲线与延伸渐开线互为等距线且具有相同转角的几何关系,通过把过渡曲线的逼近误差转换成延伸渐开线的逼近误差来求过渡曲线的转角值,经过相关计算,可以求出过渡曲线的节点坐标。通过对逼近精度分析,证明了节点满足逼近误差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对数字电视网络传输技术进行论述,并从数字电视网络传输的特点进行分析,且根据笔者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和相关知识提出了相关技术,希望能给予相关专业读者借鉴。  相似文献   
8.
针对数控车削内轮廓斜椭圆类零件编程存在的技术难题,分析了宏程序编程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内轮廓斜椭圆在MasterCAM软件中自动生成程序的数控车削技术方法,阐述了在FANUC OI数控系统的数控车床下由CF卡向数控机床传输NC程序的方法,通过优化MasterCAM软件后处理中自动生成的NC程序,实现了工件的数控车削加工。  相似文献   
9.
曲线的拟合精度,是衡量反求工程中CAD建模工作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针对反求工程中随机扫描所产生的散乱点云数据,在单个数据点满足给定误差的情况下,以数据点与其在曲线上相应参数点之间的距离平方和最小为优化的目标函数,利用遗传规划求解散乱点云数据的精确逼近函数来拟合B样条曲线,并在实验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非圆曲线类零件数控车削技术编程方法,针对复杂非圆曲线斜椭圆、斜双曲线和斜抛物线数控车削编程中存在的技术难题,利用NC二次曲线创建和三维建模功能完成复杂非圆曲线零件的建模,并研究了复杂非圆曲线零件在UG CAM软件中自动生成NC程序的数控车削技术方法,结合实际的数控机床编制了FANUC OI数控系统后置处理器实现了NC程序的生成,最后通过概括了在FANUC OI数控系统下由CF卡向数控机床传输NC程序的方法,实现了复杂非圆曲线零件的数控车削加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