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腐蚀失效是制约铝基金属构筑物应用与发展的瓶颈。作为一种稳定的功能性改良新技术,表面超疏水化为解决金属腐蚀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本文以5A05铝合金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简单低成本的制备方法,实现了超疏水/耐腐蚀表面的可控构筑。采用电火花线切割技术,开展基材表面微米级褶皱与纳米级凹坑结构的一步高效制备研究,并对结构改性后的润湿性和耐腐蚀性进行系统测量与表征。结果表明,改性后的表面水滴静态接触角高达152.7°,滚动角仅为7.1°,表现出优异的超疏水性。进一步的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超疏水表面通过改变界面作用行为,减弱了固-气-液复合接触界面间腐蚀介质的作用行为与过程,对表面耐腐蚀性产生决定性影响。本研究为拓展铝合金的工程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尤其在海洋工程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
采用简单、高效、低成本的刻蚀技术,实现了航空用超疏水7075铝合金的规模化可控制备。阻抗测试表明,制备得到的超疏水7075铝合金的电荷转移电阻增大,双层电容明显减小,耐腐蚀性能得到显著改善。该研究对开拓绿色航空时代、创新合金材料腐蚀防护新技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石甜 《信息通信》2013,(6):228-229
详细介绍EGPRS优化中,通过对无线资源配置,Abis口资源配置,PCU资源配置,Gb接口资源配置四个方面如何进行配置,了解掌握对EGPRS优化的网络配置方法。  相似文献   
4.
基于FLAC3D的边坡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坡稳定性关乎矿山的正常生产和作业安全,长期以来对边坡稳定性的评价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传统的分析计算都没有考虑应力和应变所带来的影响.露天矿边坡稳定性评价需要一种科学全面的分析评价方法.而FLAC3D是由美国ITSCA公司开发的有限差分软件,通过模型计算和分析便可以直观的得到滑体的滑移破坏面以及应变和应力图,采用强度折减法就可以用来模拟岩体的变形、破坏,直到边坡岩体发生滑坡的整个过程,从而能够对边坡稳定性作出科学的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5.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实施降低了煤矿事故的数量和死亡人数,但由于煤矿企业在实施此体系过程中存在着不科学性和不系统性等问题,导致对煤矿事故控制还没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如何科学有效的评估当前煤矿风险预控管理现状显得尤为关键。通过构建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ANP)和耦合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的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有效性模型,从风险预控管理、保障管理、不安全行为管理、安全要素管理、综合管理和检查、审核与评审6个方面对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有效性进行评估,最后以王楼煤矿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计算参照值为0.51,说明该体系处于一般有效级别。其中该体系有效性的最大的影响因素是保障管理、不安全行为管理和安全要素管理3个方面,应加强对这3个方面的管理以提升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黄前德  李泽正  石甜  曾镛 《机械》2012,39(12):31-32,37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大赛对参赛小车的运行轨迹有特殊要求,即小车在运行过程中能自行避障。为了满足此功能,在对小车结构进行简化的基础上,建立了小车轨迹的数学模型和方程。然后在Matlab/Simulink软件中建模进行仿真分析,在仿真结果的基础上对小车结构进行优化,同时获得小车在起点的关键数据,如起始角、起始坐标及起始速度等,为小车后续的制作和运行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边坡稳定性评价是一个难题,关键难点在于没有准确的稳定性评价方法,传统的条分法、极限分析法、滑移线法等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计算准确性与真实值也都存在一定的误差,而且都没有考虑应力应变所带来的影响.数值模拟的出现改善了这一现状,它融入了本构关系能够消除应力应变所带来的影响,最难得的是通过计算出的滑移面能够为监测设备的合理布放提供准确依据,这也是滑坡预警的前提,实际意义重大,而且它本身可以模拟边坡加载、卸载的全过程,可通过严格的应力、应变分析求解边坡的极限荷载.通过具体工程实践表明数值模拟在边坡稳定性评价中计算准确应用合理,能够直观地得到滑体的滑移破坏面以及应变和应力图等.  相似文献   
8.
腐蚀失效是制约铜基金属材料应用和发展的瓶颈。超疏水表面作为一种耐腐蚀性功能改良新技术,为解决铜金属腐蚀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通过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硬脂酸表面修饰制备了超疏水铜表面,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其表面微观形貌,借助视频光学接触角仪测量其润湿性能,进一步通过电化学工作站对其腐蚀行为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铜表面微米条形-纳米钟乳岩状分级复合结构被成功制备,并且该复合结构表面表现出优异的超疏水特性。此外,与基材相比,所制备的表面的耐腐蚀性提升了99.35%,并对该超疏水表面的防腐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发现微纳复合结构的形成可有效捕获空气在试样表面形成固-气-液界面,其空气层的存在进一步阻碍了基底与电解质之间的电子传递和物质转移速度,从而抑制了基体电化学腐蚀速率,使得超疏水铜试样耐腐蚀性能显著提高。该方法简单高效用途广泛,制备过程环境友好,可适用大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1株副溶血性弧菌噬菌体474x1的生物学特性、全基因组及在食品中的抑菌效果。方法:以副溶血性弧菌474菌株为宿主菌,从海鲜市场基围虾分离噬菌体474x1,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并绘制一步生长曲线,分析474x1对温度及pH的敏感性。分析474x1全基因组序列,根据474x1末端酶大亚基构建系统进化树。通过测定菌落总数评价噬菌体对虾肉中副溶血弧菌的抑制效果。结果:分离到1株新型的副溶血弧菌噬菌体,命名为474x1,该噬菌体能够裂解23株副溶血弧菌中的19株(19/23=82.61%)。电镜观察474x1具有典型的短尾病毒科病毒形态特征。最佳感染复数(MOI)为0.01,一步生长曲线显示474x1的潜伏期为10 min,裂解量为115 PFU/cell。该噬菌体能够在较大的温度范围(30~60℃)和pH(4~11)范围内维持活性。474x1全基因组长47830 bp,包含69个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s,ORFs),其中14个具有特定功能的基因。比较基因组学分析474x1与短尾噬菌体科弧菌属噬菌体Vp41s3基因组具有较高同源性,进化分析表明474x1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