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2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田陆  张丹 《连铸》2011,(1):10-14
通过丁二腈-水合金试验类比研究了连铸过程中的轻压下工艺。水冷强度1.2、0.6、0.3mL/s下,分别研究了不同固相分数和不同变形量对枝晶变形及溶质再分布的影响,并用示踪剂进行示踪。结果表明:实施轻压下时,大部分柱状晶发生弯曲变形,不再继续生长,此时二次枝晶和部分等轴晶快速长大;在溶液凝固早期,会形成凝固中心上升,凝固前沿下沉的对流,对凝固前沿进行充分的溶质交换,当这种对流减弱之后才能进行有效的轻压下操作;变形量对溶质分布的影响比较复杂,在变形量逐渐增大的过程中,首先形成负偏析,经过一个偏析为零的阶段后再形成正偏析,且偏析越来越严重,并且位于压下区间不同的区域,影响程度不一样。试验结果对研究轻压下对偏析的改善机理有意义。  相似文献   
2.
连铸机钢水液面控制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飞速发展,引进的国外成套设备及其零部件的国产化已成为紧迫的任务,冶金部领导同志也反复强调了这一工作的重要意义。连铸机钢水液面控制仪是实现高效连铸及自动化生产的关键设备,前几年我国在这一领域基本上属于空白,设备主要来源是  相似文献   
3.
在Las3000表面分析系统上安装了自制的低温测量装置和真空清洁刮刀,用该装置首次获得-140℃条件下表清洁的YBa2Cu3O7-σ的X射线兴电子能谱,为研究高温氧化物超导体的超导机制提供了最新的低温数据。  相似文献   
4.
田陆  江浩 《连铸》2010,(1):26-29
根据钢厂生产实践,从凝固组织入手,从宏观角度阐释了凝固组织对中心偏析及钢液流动的影响:中心偏析是由于凝固界面均一向前推进,溶质元素在中心部位汇聚造成的;柱状晶发达,高溶质钢液停留在柱状晶间的间隙内,可以改善中心偏析;等轴晶凝固界面可以分散汇聚在中心部位的溶质元素,改善偏析;钢液补充凝固收缩的现象发生在等轴晶区内,恶化了中心偏析。  相似文献   
5.
一种高准确率漏钢预报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涛焘  田陆  黎锋果 《连铸》2011,30(3):9-11
漏钢预报系统属于高效连铸生产的关键工艺和装备。镭目公司从连铸漏钢预报工程技术实际出发,总结影响漏钢预报系统预报准确率的原因,开发了一种高准确率漏钢预报系统。多家钢厂采用RAMON漏钢预报系统后证明,本系统从判断漏钢到输出拉速信号的响应时间≤0.5 s,漏钢检测的准确率 ≥ 95%,报警输出率 ≥ 99%。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在南钢超低头板坯连铸机上成功进行机械和液压系统的改造,安装轻压下系统,应用轻压下技术的过程。经过多次调试成功实现了动态轻压下功能,在改善板坯内部裂纹、中心疏松及中心偏析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达到了提高铸坯内部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设计了一种通过对转炉冶炼噪声信号、氧枪振动信号和火焰图像信息的分析,在线实时监测炉内化渣过程、预报喷溅和返干的系统.系统主要包括声音信号采集模块、振动信号采集模块、图像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以及控制软件.现场实验证明,系统可以指导化渣过程,基本避免了喷溅和返干的发生,实现了平稳炼钢.  相似文献   
8.
在结晶器铜板中埋入热电偶对铜板进行热监控,可以有效地检测和预报粘结漏钢。通过对影响漏钢预报系统预报准确率的原因进行分析,镭目公司开发了一种高准确率漏钢预报系统。多家钢厂采用RAMON漏钢预报系统后证明,该系统从判断漏钢到输出拉速信号的响应时间≤0.5S,漏钢检测的准确率≥95%,报警输出率≥99%。  相似文献   
9.
赵磊  何宇明  潘时松  田陆  彭高  邢保龙 《连铸》2012,31(6):8-12
通过对连铸坯凝固过程分析,建立铸坯凝固传热模型,并根据连铸工艺条件,确定目标温度,基于目标温度开发动态二冷配水控制模型。在不同的钢种、拉速等工艺条件下建立水量与温度场的关系,通过凝固模型和二冷配水控制模型保证铸坯表面目标温度与模拟温度相同,适时调整二冷水量,保证铸坯温度场稳定。  相似文献   
10.
嵌入式系统在钢板表面缺陷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钢板表面缺陷图像处理系统计算量大、实时性高和体积小的要求,给出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即把FPGA和DSP等处理器件引入到图像采集及前期的处理中,利用FPGA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和DSP在乘法运算上的优势,将原构架中由客户机完成的图像采集和前期处理工作移植到基于DSP和FPGA的处理板上完成。实践表明:该系统实时性高,适应性好,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