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7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结合实验室和工业试验的数据,讨论了转炉炼钢用石灰石代替石灰造渣过程中石灰石的行为,结果认为,转炉炼钢前期直接加入石灰石做造渣原料,可以很快完成煅烧化渣过程,并且在某些方面比使用石灰有利;用石灰石造渣能够达到希望的结果,石灰石分解在5~6 min内完成;高温有利于碳酸钙的快速分解,1400 ℃与1 100℃相比,虽然温度...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石钢棒材个别炉次As、Sn〉0.03%含量偏高产生的原因,比较了几种棒材As含量高的炉次与As〈0.02%炉次的表面质量、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对35CrMo钢裂纹及周围的Sn、As含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石钢30t电炉近些年来为提高技术经济指标采取的主要工艺技术措施并提出了电炉炼钢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Q345大方坯连铸过程表面温度变化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Q345大方坯1/4断面为研究对象,建立连铸过程凝固传热有限元数学模型,然后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计算出铸坯任意断面的温度分布、坯壳厚度以及任意节点的凝固状态等,把各特征点连接起来,就可以得到连铸坯表面温度的变化曲线,以此可以优化连铸工艺参数,提高铸坯质量.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石钢镁基石灰复合铁水脱硫工艺及其脱硫效果,对铁水脱硫后炼钢过程硫含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特高压输电由于可以远距离输电,从而实现了跨区联网形成网络联结的需求,从而在我国能源和负荷分布不平衡的情况下,发电所在的地方未必就是需要电的地方,特高压输电使得全国电力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去进行调配,而且能源资源可以得到最优化的配置。本文介绍了特高压输电若干关键技术,希望可以使得特高压输电能够更加稳定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武守防  李宏  王恭亮  梁玫 《特殊钢》2006,27(5):15-17
研究了碳含量(8.39%~14.20%)和TiO2(0.35%)对主要成分(%)为21.98~27.93CaO,32.03~43.20SiO2,4.58~5.83Al2O3保护渣在1120~1200 ℃时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液态保护渣有剩余碳以及含钛钢中的Ti氧化生成TiO2进入保护渣后均会恶化保护渣的流动性能.  相似文献   
8.
针对20CrMnTiH齿轮钢冶炼过程中钛的吸收率与目标偏差较大的问题,对影响钛元素吸收的工艺环节进行了分析和优化。通过提高转炉终点的碳含量至0.08%~0.10%,控制出钢温度在1 650℃左右,使用周转红包冶炼,稳定VD炉温度基础上保真空时间控制在11~12 min等措施,实现了对钛元素的稳定控制,成品钢中钛元素吸收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Al对钢质量的影响,针对石钢齿轮钢生产中各工艺环节中Al含量的变化,采取相应措施后,2010年Al的窄成分目标控制命中率比2009年提高30%。  相似文献   
10.
刘泳  王恭亮 《河北冶金》2016,(11):38-41
通过对冶炼高端低钛中碳轴承钢55#和SAE1055两个钢种的生产过程的跟踪和数据分析,提出采用低钛铁水以及低钛合金、低钛渣料等方法,从源头控制钛含量的来源。并根据渣中氧化钛还原的热力学规律,对比两个钢种的[Alsol]和(Al_2O_3)/(TiO_2),提出铁水扒渣、转炉双渣、留渣、留钢的工艺保证措施,开发了转炉轴承钢降钛工艺技术。对同行具有很好地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