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6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杜郎口中学的新课程改革是成功的,其课改成果也必然为课改地区、学校进行新课改提供有益的借鉴。新课程改革越来越深入人心,但是要具体到操作层面,仍然有很多地区、学校不能找到、采取适当的途径,因此到杜郎口中学取经也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了。那么,一所农村中学到底能为大家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呢?我们不妨从下面的采访报道里寻找一下答案。(课改名校行——山东省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研讨观摩会事件报道见封三。)  相似文献   
2.
自锚式悬索桥的非线性受力行为主要集中在体系转换过程中,而且钢-混凝土叠合梁自锚式悬索桥桥面板的施工影响了结构体系转换时加劲梁的刚度,导致该类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过程中的受力非常复杂。以桂花大桥为工程背景,根据不同的吊索张拉顺序和桥面板施工顺序,制订了4种结构体系转换方案,并确定了桂花大桥的体系转换原则。通过有限元仿真计算,分析体系转换过程中吊索变形、加劲梁内力及主缆变形演变规律,给出了各方案的关键计算结果,通过比较选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3.
王天鹏 《山西建筑》2014,(31):258-259
对《建筑构造A》+《建筑构造B》+《建筑构造设计》的建筑构造课程体系进行了介绍,阐述了该课程的基本教学环节及主要内容,通过利用建筑设计课程将建筑构造设计融入到建筑设计过程之中,同时积极利用网络课程平台,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4.
利用微观特征分析鄯勒构造J2x^1+2储层物源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镜下岩石和重矿物微观特征分析,认为鄯勒地区中侏罗统西山窑组一、二段(J2x^1+2)储集层砂岩成分成熟度较好,以英安岩屑、英安斑岩岩屑、中基性喷出岩屑、中基性凝灰岩屑等为主的岩石标型组合;结构成熟度较低,分选性较差;砂岩中重矿物为不稳定矿物的标型组合,成岩环境为弱还原环境。结合宏观精细地层对比和沉积环境条件分析,明确了鄯勒J2x^1+2储集层砂岩属于北物源沉积体系,指出了在前陆盆地进行物源分析时必须与微观成岩特征、环境条件等多方面研究相结合,为今后同类物源分析提供借鉴方法。  相似文献   
5.
吐哈盆地鲁克沁构造带,是一个亿吨级的稠油聚集带。其含油层位从发现伊始就莫衷一是,勘探生产采纳了将其划归中三叠统克拉玛依组上段(克二段)的意见。我们认为这一方案不完全符合陆相盆地地层划分原则,尤其是孢粉地层学的局限性未予以足够重视。其划分依据值得商榷。通过对几个典型孢粉化石的演化、迁徙和生境的探析,认为油层段归属为上三叠统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6.
王天鹏 《灯与照明》2005,29(3):16-19
该文从中国木构古建筑的特殊性要求出发选择了几种景观照明的光源和灯具,分析其适用性与适于应用的部位和场合,以期对中国木构古建筑景观照明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捕集燃煤微细颗粒飞灰的三种控制方法,即燃烧方法的改进,聚并技术和新型高效除尘技术,并对这些方法作了简单的阐述和分析比较,以期对微细颗粒的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对兰州地区一所中学实验楼的特朗伯集热墙系统的热工与节能性能进行测试与调查分析评价。结果发现,在建筑建成10 a后的冬季正常运行期间,单组通风口的日对流供热量为6.89 kW,集热墙日平均热效率为18.4%,夜间稳定传热时段的传热系数为1.06 W/(m~2·K),综合热工节能性能良好。特朗伯集热墙式公共建筑在使用管理中应注意通风道内的清洁卫生、保持流道顺畅,定期维护检修以保证风口启闭装置功能良好,避免建筑后期改造装修中堵塞通风口、破坏集热墙的通风供热机理。  相似文献   
9.
该文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图像去雾算法,充分考虑不同复杂场景下的图像特征,建立了算法的自适应机制.该机制包含对图像是否有雾、是否为天空区域、滤波器尺寸等的自适应调整,解决了传统图像去雾算法在深度断层处可能产生的光晕效应等问题.该文同时对上述自适应图像去雾算法进行FPGA加速实现,实验结果表明,该文算法在XC7K325T型号FPGA视频处理平台上可以满足对1080P@60Hz视频去雾的实时性要求.对于大多数轻雾或浓雾场景,该文算法去雾后图像色彩自然无过饱和,全局对比度和饱和度提升比率均值为0.309和0.994,相比于本领域其他去雾算法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0.
完成了微压力传感器接口电路设计。采用惠斯通电桥滤出微压力传感器输出的模拟变量,然后用INA118放大器将此信号放大,用7715A/D进行模数转换,将转换完成的数字量经单片机处理,最后由LCD将其显示,采用LM334做的精密5 V恒流源为电桥电路供电。既能保证检测的实时性,也能提高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