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北京西南部山前平原区地下水水质状况和主要影响因素,本文以北京市丰台区为例,分别采用单因子指数评价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17口监测井的水质状况进行评价,并分析了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丰台区地下水水质Ⅲ级以上占比为53%,未达标水质占比为47%。污染指标以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硝酸盐氮等为主,其中总硬度为水质超标最严重的指标。在空间分布上,西北山区地下水水质优于东南平原区。从自然和人为因素分析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西北山区主要受地质条件及农业污染等影响,东南平原区主要受区域降水蒸发、工业和生活污染、地下水开采等影响。  相似文献   
2.
采用MTS810-25T低周疲劳试验机对新型优质GH738合金进行热压缩试验,分析该合金在不同初始晶粒尺寸(42~340μm)、变形温度(1 020~1 100℃)、应变速率(0.01~1 s-1)和应变量(0.15~0.70)条件下的动态再结晶(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DRX)组织演化规律,并利用Avrami方程构建了该合金的动态再结晶模型,进而结合DEFORM软件及热压缩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随着初始晶粒尺寸的减小,应变速率的降低,变形温度升高,应变量增加,动态再结晶的体积分数增加;有限元结果及验证试验均表明,建立的新型优质GH738合金的动态再结晶临界应变模型、体积分数模型以及晶粒尺寸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砂轮端跳动及径向跳动测定方法及专用仪器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4.
在微弱瞬态信号检测中,由于信号完全淹没在背景和噪声中,因此当背景信号发生变化时,传统方法的检测性能会急剧降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核函数的对连续背景变化鲁棒的微弱瞬态信号检测方法。利用核函数将信号映射到一个高维空间来解决在原始空间中线性不可分的问题。根据信号和噪声特性对核函数加以约束,使检测方法在能检测出瞬态信号的同时还具有对连续背景变化鲁棒特性。将该方法应用于基于高帧频图像序列的微弱运动点目标检测中,实验证明该方法无论是在稳定背景情况下,还是背景连续变换情况下, 相比传统方法都有更好的检测结果,在背景连续变换的情况下优势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5.
薄片砂轮动态抗折强度测定仪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薄片砂轮动态抗折强度测定仪采用智能控制,自动完成检测的整个过程,直观反映出砂轮的动态抗折性能。  相似文献   
6.
影响树脂薄片砂轮使用性能的因素及切割试验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影响树脂薄片砂轮使用性能的因素;作者通过大量切割试验,提出了切割试验方法及质量判别方法。  相似文献   
7.
冻融循环与硫酸盐侵蚀是影响面板混凝土耐久性的两个主要因素。研究了水灰比为0.45、0.42、0.38的面板混凝土在5.0%(质量分数)硫酸钠溶液中单一冻融循环、单一硫酸盐侵蚀及冻融循环及硫酸盐侵蚀交替试验下面板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及相对动弹模量变化规律和特点。结果表明:水灰比越小,面板混凝土的抗冻性及抗硫酸盐侵蚀能力越强。冻融破坏与硫酸盐侵蚀双因素作用不是简单的相互叠加的效应,而是超叠加效应,这两种破坏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成果可以为面板混凝土耐久性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某病险水库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土石坝加高培厚工程渗流安全分析研究,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的土石坝加高培厚工程渗流量、渗透坡降及浸润线等变化结果.结果表明:各工况下加固后坝体出逸段及坝基渗透坡降均小于允许渗透坡降,坝体和坝基均满足渗透稳定要求,大坝不会发生渗透破坏.加固后坝体浸润线和逸出点的位置正常,在合理安全范围内.现状...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JS系列回转机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根据该系列设备生产、调试、使用以及使用厂家反馈的信息等实际情况,较系统的介绍了该系列设备正确使用与维护的方法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通过实践证明:使用本方法可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使用精度。  相似文献   
10.
针对小行星探测器高精度自主视觉定位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轨道动力学的深空探测器自主视觉定位方法,能修正视觉视觉定位与地图构建算法(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 SLAM)的定位误差。该方法通过融合轨道动力学的轨道改进技术,能够在缺乏表面先验信息、无人工手动标记的场景下,实现探测器的高精度视觉导航,并建立小行星表面稠密三维模型。首先,基于视觉同时定位和建图方法(VSLAM)提取小行星表面特征,通过因子图优化算法估计探测器位姿,设计回环检测提高定位精度;其次,重构行星表面三维模型,实现基于多面体法的行星不规则引力场建模;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轨道动力学的伪相对运动轨道优化算法,将其作为物理约束修正视觉定位累积误差,分析反演视觉初始定轨误差在轨道动力学中的传播过程,实现修正视觉定位累积误差,改善初始定位结果。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融合轨道动力学可以有效提升小行星探测视觉定位的精度,从而实现高精度导航,为深空探测技术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