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1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同志们: 这次工作会议是在浙能公司提前一年基本实现2003年确定的“三个翻一番,两个确保”战略目标,满怀信心实施“大能源战略”与“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相似文献   
2.
我认为,京沪高速铁路建设当务之急是走出磁悬浮的误区,停止在采用轮轨高速铁路还是磁悬浮高速列车问题上的无休止的争论,以尽早确定技术方案,尽快开工修建。京沪高速铁路建设当前的主要障碍,是在技术方案选择上争论不休、举棋不定!本来采用轮轨技术的可行性报告,1997年底即已完成,并经国务院办公会议首肯,但1998年科技界  相似文献   
3.
京沪高速铁路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针对京沪高速铁路建设问题,系统阐述了磁浮列车技术及高速轮轨技术,比较了两种方案的优缺点,提出了笔者自己的一些观点,希望对京沪高速铁路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4.
5.
随着高性能航空发动机推重比的提高,增压级鼓筒的作用愈来愈大,典型的特征是结构复杂、壁厚薄,在机械加工中容易产生变形,影响其加工精度和加工质量,从而影响发动机的性能。钛合金因其比强度高、耐腐蚀、高温高强度等显著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中。本文以航空发动机增压级鼓筒为载体,针对钛合金材料及鼓筒结构特点,通过优化工艺设计过程,控制薄壁鼓筒加工变形,保证产品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6.
零件加工在试制阶段与批量生产阶段是完全不同的加工模式,但是在实际加工生产过程中,往往发现批量生产的零件,依然采用试制阶段的加工模式。笔者通过应用研究,利用自动编程软件编制循环数控程序,把批量生产零件中的刀具规格、切削参数和走刀路线等固化在程序中,经过试验加工,证明循环数控程序减少了操作者的劳动量,提高了机床的使用率和零件的加工效率,尤其是在零件大批量生产过程中,这种优势更加明显。目前该循环数控程序加工模式已在笔者所在公司内盘类零件加工中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关于高速铁路及高速列车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简要介绍了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情况,着重论述了高速列车所处的动态环境,以及为此而开发出来的关键技术及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论述了在我国修建高速铁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加速建设京沪高速铁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吕可维  曾京  沈志云 《工程力学》2004,21(1):174-179
用有限差分格式离散常微分方程组的周期解,形成一个含参数的非线性代数方程组,用DERPAR算法对该含参数代数方程组进行延续求解,不但可计算稳定的周期解,而且不稳定的周期解也可求出,采用了vandePol方程和Lorenz方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用上述方法计算了一个17自由度铁路客车模型的周期解,得到了一个大范围的车辆系统周期解的解图,包括稳定的和不稳定的周期解。确定了客车系统Hopf分叉点及系统的非线性临界速度,分析了车辆系统周期和轮对横移幅值与车速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固溶氮原子对不锈钢单轴及多轴低周疲劳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316L和316LN不锈钢进行了单轴拉压及多轴非比例加载低周疲劳实验研究,分析了固溶的氮原子对单轴及多轴非比例加载低周疲劳特性及其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溶的氮原子增大了不锈钢铁的单轴循环软化程度及非比例循环附加强化程度,延长了不锈钢的单轴拉压低周疲劳寿命,但却缩短了不锈钢的多轴非比例加载低周疲劳寿命,固溶的氮原子对单轴及多轴低周疲劳密度位错结构的形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利用Moessbaue  相似文献   
10.
单轮对轮轨蠕滑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原型尺寸单轮对试验装置和滚振试验台,进行单轮对(货车)运动过程中轮轨之间蠕滑力试验研究,试验中考虑到轮对位置和轮轨表面之间有污染因素影响。试验结果反映了轮轨之间蠕滑力和轮对运动位置(轮对横移和摇头角)之关系,对其进行了详细讨论。并对部分试验结果同Kalker三维弹性体非赫兹滚动接触理论计算的结果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