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工业技术   70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Fe-B基微晶材料晶粒大小与高温硬度的关系SCIEI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Fe-B基微晶材料的反玻璃化热处理条件,组织精细程度和硬度(HV_(RT),HV_(500℃),HV_(600℃))三者之间关系作了系统的研究。在晶粒尺寸不太小时,HV与d^(-1/2)呈直线关系,但在超细晶粒尺寸时,直线发生偏离。  相似文献   
3.
喷射成形1.8C-1.6Al超高碳钢快速凝固组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铸造1.8C-1.6Al超高碳钢(UHCS)由于冷速较低,晶粒粗大,珠光体片间距也较大,品界形成了粗大的碳化物网络,同时合金元素产生偏析,品内生成了大块的合金渗碳体,使得它在室温下为脆性,机加工性能极差。喷射成形1.8C—1.6Al超高碳钢则利用喷射成形工艺冷却速度大的特点细化了晶粒,减小了珠光体的片间距,提高了硬度与强度,同时降低了元素偏析程度。同时发现:在铸态1.8C-1.6Al超高碳钢中和在喷射成形1.8C-1.6Al超高碳钢中Al在晶内的分布情况正好相反,由反偏析转变为正偏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高压电镜研究了Zr在高静液压下,挤压变形后形成的位错亚结构。在10%变形率下,位错以复杂二维纠结形态密集于(1010)活动滑移面上;到30%变形率时,发展为以这些活动滑移面为界面,间距0.5μm左右的平行片层结构。在1200MPa下挤压70%后,普遍形成形态清晰、界面位向差达3—5°以上的片层状亚晶群。亚晶群从其晶体学特征上分成两类:一类是在早期变形时形成的平行(1010)面的亚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倾侧型亚晶;另一类亚晶界面平行于基面(0001),并呈扭转晶界特征。后者比前者数量更多,厚度更小(0.1—0.3μm),但在较小变形量下不出现。通过与常规拉拔Zr的比较,可以肯定上述现象是静液挤压条件下形成的特殊的位错亚结构,高静液压对位错热激活运动的影响可以解释这种特殊亚结构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硼含量对FeCrMoSiB合金急冷态及退火态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研究了不同硼含量下FeCrMoSiB单辊急冷带及950℃退火带的显微组织及硬度和脆性。发现在B≤17%范围内,硼含量的增加提高非晶形成能力及抗晶化能力,但同时也增加其脆化倾向,非晶内部存在成分与结构的不均匀性。当B=20%时,非晶形成能力急剧下降,生成与(Cr,Fe)_2B结构相近的亚稳相。退火带由硼化物与α-Fe晶粒组成。硼化物有M_3B_2和(Cr,Fe)_2B两种,其中(Cr,Fe)_2B数量随硼含量线性增加而M_3B_2数量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6.
本文回顾了金属间化合物结构材料的发展历史,指出,向两相或多相合金发展是一个必然趋势,这和整个材料研究由单一组分材料向多组分材料发展的总趋势相一致。这种趋势是系统思想在材料科学中的反映。多组分优化组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可以获得各组分单独工作所不具备的优良综合性能。由此论证,对金属间化合物结构材料的应用前景抱简单肯定或否定的态度都是不正确的。一个很有前途的发展方向是选择具有突出优点的金属间化合物作为合  相似文献   
7.
对比研究了超高碳钢1.8C-1.6Al-1.5Cr-0.5Mn-余Fe(wt%)喷射成形坯件与其母合金的显微偏析情况,发现快速凝固不仅可以减少偏析程度,而且可以改变偏析性质,使常规凝固下呈反偏析的Al变为正偏析。此现象可用碳的偏析程度影响其它溶质元素在液固相中的活度对比来说明。另外还发现,快速凝固可形成含Al且碳缺位的非平衡渗碳体,加热至共析转变温度,可很快转变为含富Al铁素体区的"孔洞状渗碳体"。  相似文献   
8.
再结晶织构与形变织构间位向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引入矩阵方法研究再结晶织构与形变织构间的关系,发现存在与某些重合点阵关系相近的特殊位向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高压电镜研究了锆在高静液压下挤压变形后的显微组织。通过和常规拉拔锆的对照观察,发现静液挤压有促使锆多种变形机构动作的作用。一、孪生易于开动。在直径为20~30μm的细晶粒条件下,变形10%~30%时,可形成大量厚约0.5μm的{10(?)2}型孪晶。二、在横截面上观察到亚带仅宽0.5μm左右的微扭折带群。经过多个~3°的倾侧型小角界面,实现了近二十度的围绕挤压轴向的点阵转动。锆的这种变形机构尚未见过报导。另外,本文描述了用电子衍射研究六方晶系孪晶关系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Ni3Al(B)-Cr基合金再结晶过程的电镜研究林一坚1,2吴杏芳1柯俊1R.W.Cahn(1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物理系,北京100083)(2上海钢铁研究所应用基础部,上海200940)(英国剑桥大学)Ni3Al(B)-Cr基合金是含共格γ相的γ′和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