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8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2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一种新型复合传压密封介质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一种新型复合传压密封介质的研制方法,该介质外围材料为叶蜡石,内套一白云石套管。通过金刚石合成试验得出:合成压力下降2-3MPa;合成电流下降100~200A;合成出的金刚石单产提高5ct左右,粒度相对集中、≥50/60以粗晶粒所占比例达到85%,晶型好。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我国高压合成工艺中密封传压介质原料应具有的性能——传压性、密封性、黏滞性、流变性、化学惰性、绝缘性及热传导性。从原料组成与结构两方面探讨了密封传压介质的研制方向,指出层状硅酸盐矿物是目前密封传压介质原料的选择原料。同时,密封传压介质的结构对其使用性能也有重要影响,应在扩大合成腔体、方腔体、非立方体等非传统结构上进行深入研究。最后,提出密封传压介质粉压成型、焙烧制作工艺过程及其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该铁矿为鸡窝矿,有用矿物以针铁矿为主,其次为褐铁矿,矿石性质复杂,且大部分矿石呈细粒嵌布。原矿分级后对粗、细粒级分别采用干式磁选和湿式磁选两种工艺,都获得了较好的指标,精矿品位比原矿提高6%以上,达到企业要求,可配矿后作为炼铁原料。  相似文献   
4.
普通单一叶蜡石材料传压密封介质在高温高压下容易发生相变,影响介质的使用性能。现在生产中普遍使用叶蜡石-白云石复合传压密封介质,白云石具有高的热膨胀系数、低热导率以及在高压下物相稳定等特点,弥补了叶蜡石矿物的缺陷,使复合介质性能得到改善。目前人们正在研究进一步改善复合介质的技术方法,如在白云石材料中添加某些其他矿物材料。  相似文献   
5.
杨炳飞  饶俊 《矿冶》2007,16(2):104-106
通过对矿物材料的成分、结构和理化性能的测定,介绍了EPMA、AAS、XPS、SEM、TEM、XRD等多种现代测试分析仪器及其技术特点和应用范围。文章指出,新的现代测试技术的出现和技术进步推动着矿物材料科学研究向更深、更广的领域迈进,以后应进一步扩大现代测试分析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提高其综合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我国目前金刚石合成用传压密封介质叶蜡石资源的状况,指出当前广泛使用的传压密封介质的特点,并且提出了一种新型复合传压密封介质的研制方法。  相似文献   
7.
杨炳飞  刘杰 《矿冶工程》2012,32(4):109-112,117
介绍了一种高岭石质密封传压介质的制备工艺。该介质主要由密封材料和传压材料两部分组成,密封材料主要为高岭石,内套一传压材料白云石套环。介质外形为立方柱,规格尺寸为56 mm×56 mm×58 mm,内腔直径40 mm,套环厚度3 mm,高30mm。该介质通过配料、混料、装模、压制成型、焙烧等工序制成。经过一定时间的扩大试验,得出结论:采用该密封传压介质进行金刚石合成可以达到与传统叶蜡石质介质相当的效果。产品单产95ct(19 g),50/60目以粗晶粒所占比例达80%以上,晶形好,合成过程稳定,便于操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我国当前合成金刚石用叶蜡石资源短缺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冀南-邯邢地区典型邯邢式铁尾矿,阐述了铁尾矿的理化特征,全面梳理分析了冀南-邯郸地区铁尾矿综合利用现状,指出了冀南-邯邢铁尾矿综合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冀南-邯邢地区铁尾矿综合利用的建议,为提高冀南-邯邢地区铁尾矿的综合利用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羡喜盼  杨炳飞 《矿冶》2018,27(2):47-52
为了解决进口秘鲁铁矿石的脱硫问题,对公司原有的工艺流程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流程为先磁选后浮选,一次磁选、一次浮选、两次精选。在磨矿粒度-0.075 mm占83.2%,磁场强度为0.20 T,采用乙基黄药(150 g/t)、丁基铵黑药(100 g/t)、TS-3(150 g/t)联合捕收剂,硫酸铜(250 g/t)、硅酸钠(300 g/t)联合活化剂,选矿回水温度10℃,浮选机线速度6.93 m/s、浮选浓度35%的条件下,可获得产率73.07%、回收率89.23%、含铁66.5%,硫0.43%的优质铁精矿。该流程具有铁精矿品位高,脱硫率高(93.75%),工艺简单的特点。经选厂现场工业化应用,指标稳定,运转正常,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以天然凹凸棒石为试验样品,对其进行焙烧热处理,分析其矿物学特征并研究不同焙烧温度下凹凸棒石对模拟氨氮污水中氨氮去除过程和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凹凸棒石经焙烧后,随着温度增加失水量逐渐增加,在达到600 ℃时,内部结构开始破坏并逐渐产生新物相。经过450 ℃焙烧热处理,凹凸棒石对氨氮去除效果最好,此时氨氮去除率为60.06%。吸附过程与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等温线拟合程度高,凹凸棒石以化学吸附为主,吸附过程具有前期快速吸附、后期缓慢平衡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