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5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针对鱿鱼加工废弃物中提取的鱼油酸值高,使其应用受限这一现状,采取先酯化以降低其酸值,后脱酸、脱色、脱臭的方法对其进行精制。研究结果表明,以硫酸氢钠为催化剂酯化过程中各因素的最适条件为:醇酸物质的量比20∶1,催化剂用量8%(W/W),反应时间5h,反应温度80℃,该条件下酯化率可达90%左右。精制后鱼油酸值显著下降,澄清透明呈淡黄色,略带鱼腥味,各项理化指标均达到鱼油的SC/T3502-2000标准的精制鱼油一级要求。应用气相色谱分析精制鱼油的脂肪酸组成,其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含量达38.34%,其中C20∶5(EPA)和C22∶6(DHA)的含量分别为11.49%和22.14%。  相似文献   
2.
鱿鱼内脏油的提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新鲜鱿鱼内脏为原料,采用淡碱水解法提取鱿鱼内脏油.分别研究了水解时间、pH、料液比、水解温度、盐析加盐量5个单因素对鱿鱼内脏油提取率的影响,得到的提取条件为:水解时间90 min,pH 9.0,料液比1∶1.5,水解温度80℃,加盐量4%.该条件下鱿鱼内脏油提取率可达69.3%.同时与酶解法提取的鱿鱼内脏油进行了对比,酶解法提取的鱿鱼内脏油色泽较深,酸值过高,品质低.采用淡碱水解法提取的鱿鱼内脏油品质接近SC/T 3502—2000精制鱼油的二级标准,鱿鱼内脏油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达50.81%,EPA含量为13.33%,DHA含量为29.91%.  相似文献   
3.
金枪鱼在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乳化液,严重影响产品的外观和风味。以脂肪酸提取率为指标,利用动物蛋白水解酶对乳化液进行处理并对提取脂肪酸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条件为:加酶量400 U/g,反应时间4 h,pH7.5,固液比1︰0.5。应用气相色谱分析所提脂肪酸的组成,其中饱和脂肪酸含量约为38%,不饱和脂肪酸约为60%。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含量达32.80%,其中C20:5(EPA)和C22:6(DHA)的含量分别为8.32%和18.46%。该脂肪酸澄清透明呈淡黄色,略带鱼腥味,各项理化指标均达到SC/T3502-2000标准的鱼油一级要求,是一种潜在的功能性脂肪酸资源。  相似文献   
4.
微碱条件生物酶法提取鱿鱼油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鱿鱼内脏为原料采用碱性蛋白酶法提取鱼油,分别从pH、固液比、酶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等不同因素研究对鱼油提取率的影响,应用响应面分析法(RSM)优化得出最佳酶解工艺条件:酶解时间4h、酶量(E/S)900u/g、固液比1:0、pH8、温度为50℃,此工艺的鱼油提取率达到65.68%。鱼油酸值为14.8mg/g,其余理化指标均达到SC/T3502-2000精制鱼油二级标准。鱼油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50.97%,EPA和DHA含量分别为15.19%、28.71%。  相似文献   
5.
针对TC4钛合金薄壁弯管弯曲过程中的内侧起皱、外侧开裂、横截面畸变和弯曲回弹等成形缺陷,提出了钛合金薄壁弯管热气胀成形工艺,解决了以上成形缺陷,并通过调控工艺参数控制TC4钛合金的应变硬化与应变速率硬化的协同作用,提升了薄壁弯管的壁厚均匀性。在此基础上,开展了TC4钛合金薄壁弯管的热气胀成形实验。最终成形出满足产品使用要求的Φ206 mm×1.5 mm×R495 mm的TC4钛合金薄壁弯管,最大不圆度仅为0.25%,最大减薄率为16.88%。结果表明:在TC4钛合金薄壁弯管热气胀成形过程中,控制成形温度及应变速率等主要工艺参数,可以提高薄壁弯管的成形精度和壁厚均匀性,显著改善成形弯管的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