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7 毫秒
1.
总结了纳米Fe粉的制备方法,重点介绍了一种新的制备方法——封闭循环氢还原法。该方法以FeSO·47H2O和NaOH为原料,采用沉淀方法制备粒径为30~70nm的Fe2O3粉末,其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50℃,反应终点pH值大于12,陈化时间1h。用封闭循环氢还原法,在400℃下还原Fe2O3得到了Fe粉。其粒径在20~50nm之间,含量为99.16%。  相似文献   
2.
以氢氧化钠、六水合硝酸镍、硝酸银为原料,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氢氧化镍-氧化银复合粉:然后在封闭循环氢还原炉中还原氢氧化镍.氧化银复合粉,得到银镍复合粉。结果表明:制备氢氧化镍-氧化银复合粉的最佳工艺为,温度25℃,搅拌速度1200dmin,搅拌时间60min,反应终点的pH值13,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速度为50ml/mim氢氧化镍.氧化银复合粉的粒度为3~45nm;在封闭循环氢还原炉中的还原条件为300℃,30min,镍银复合粉的粒度为2-20nm。  相似文献   
3.
封闭循环氢还原法制备纳米钨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WO3氢还原过程的热力学分析,找到了制备均匀细颗粒W粉的热力学途径-彻底快速除去还原系统中的水分。通过系统内的特殊装置除水,降低了还原温度,以WO3为原料,用封闭循环氢还原法,在600℃下还原得到了W粉,其粒径在(20~60)nm之间熏纯度为99.76%。  相似文献   
4.
红土镍矿为原料制备白炭黑的最佳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红土镍矿为原料,采用碱熔融-碳酸化分解方法制备出白炭黑产品。通过正交试验L9(34),找到碱熔融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碱矿质量比150/50,反应温度823 K,反应时间3.5 h,原料粒度1.704 μm。该条件下放大试验二氧化硅转化率为79.10%。浸出液经碳酸化分解制得白炭黑产品符合国家HG/T3065-1999标准。碳酸化分解后所得溶液经苛化工艺实现碱和二氧化碳的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5.
铜钼化合物氢还原制备铜钼复合粉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铜钼化合物氢还原过程进行热力学分析,找到了制备均匀细颗粒铜钼复合粉的热力学途径。设计了封闭还原系统,用此系统进行氢气热还原,不仅使氢气得到充分利用,而且容易判断反应终点。通过系统内的特殊装置除水,降低了还原温度,在650℃下还原得到了混合均匀的铜钼复合粉。系统能彻底快速除去反应生成的水分,使反应物的湿度大大降低,确保能得到细颗粒的铜钼复合粉,其平均粒径小于70nm。  相似文献   
6.
以KBH4和维生素C(VC)为还原剂,以CuSO4·5H2O为原料,以EDTA为络合剂,PVP为分散剂,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不同晶粒度的纳米铜粉。不同晶粒度的纳米铜粉同时在空气中放置1h后,进行XRD、DTA-TG以及TEM检测。结果表明:不同粒度的纳米铜粉在空气中抗氧化能力不同,晶粒度越大抗氧化能力越强。晶粒度大于75nm时在空气中放置1h不被氧化,平均晶粒度为75nm的纳米铜粉在120℃时开始氧化。纳米铜粉的熔点很低,进行TEM检测时,在电子束照射下颗粒熔融长大。  相似文献   
7.
钨铜化合物氢还原制备钨铜复合粉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钨铜化合物氢还原过程进行热力学分析,找到了制备均匀细颗粒钨铜复合粉的热力学途径--彻底快速除去还原系统中的水分.设计了封闭还原系统,用此系统进行氢气热还原,不仅使氢气得到充分利用,而且容易判断反应终点.通过系统内的特殊装置除水,降低了还原温度,在600℃下还原得到了混合均匀的钨铜复合粉.系统能彻底快速除去反应生成的水分,使反应物的湿度大大降低,确保得到细颗粒的钨铜复合粉,其平均粒径小于80nm.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国内外对纳米Ni粉的研制状况。介绍了一种纳米Ni粉的制备方法———封闭循环氢还原法。以NiSO4.7H2O和NaOH为原料,采用沉淀方法制备纳米级的Ni(OH)2粉末,其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25±1℃,反应终点pH值>9,陈化时间1h。用封闭循环氢还原法,在350℃下还原Ni(OH)2得到了Ni粉。其粒径在20~80nm之间,纯度为99.16%。  相似文献   
9.
用NH4OH 把H2WO4转化成(NH4)2WO4,再以CuSO4水溶液和(NH4)2WO4水溶液为反应物,用NH4OH和H2SO4调节pH值,进行W-Cu (70 g: 30 g)共沉淀反应,考察了pH值对W-Cu共沉淀回收率的影响;理论计算了pH值对W-Cu共沉淀回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u的回收率随pH值增大而提高,pH值大于6.0时,Cu的回收率有下降的趋势; W的回收率随pH值增大而降低;当pH值为5.2时,W和Cu的回收率相等,且只有一个相等点,此时两者的回收率大于99%,这与理论计算结果相符合.  相似文献   
10.
以KBH4和维生素C(VC)为还原荆,以CuSO4·5H2O为原料,以EDTA为络合荆,PVP为分散剂,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不同晶粒度的纳米铜粉.不同晶粒度的纳米铜粉同时在空气中放置1 h后,进行XRD、DTA-TG以及TEM检测.结果表明:不同粒度的纳米铜粉在空气中抗氧化能力不同,晶粒度越大抗氧化能力越强.晶粒度大于75 nm时在空气中放置1 h不被氧化,平均晶粒度为75 nm的纳米铜粉在120℃时开始氧化.纳米铜粉的熔点很低,进行TEM检测时,在电子束照射下颗粒熔融长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