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对某电站变压器的排油注氮灭火阀体丁腈橡胶密封圈失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开裂橡胶密封圈胶料添加了大量异形填料,且分散不均匀,填料与橡胶基体界面存在较大缝隙,甚至有明显相分离现象,导致橡胶密封圈受力后发生开裂。针对橡胶密封圈的失效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措施,包括根据具体设备以及服役环境进行橡胶密封圈的合理选材并严格控制生产质量、在设备安装阶段保证橡胶密封圈的质量、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橡胶密封圈的安装和更换等。  相似文献   
2.
3.
抱箍作为主变开关连杆的重要紧固件,其安全稳定运行非常重要。针对某主变有载调压开关连杆上抱箍发生断裂事故,采取宏观检查、化学成分、金相分析,分析抱箍发生断裂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表明:根据黄铜中加入元素的"锌当量系数"推算,该黄铜抱箍的Zn含量超过了45%,组织呈单相β组织,这种组织的强度和塑性较差,在紧固螺栓的作用下出现开裂,最终发生了脆性断裂。  相似文献   
4.
对某型号隔离开关拉杆关节轴承进行金相组织、硬度值及化学成分等方面的研究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该部件微观组织上晶界处存在有显微疏松缺陷,化学成分中含量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从而使其综合力学性能偏差,会增加其发生断裂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统计某省电力公司2016~2019年电力电缆的抽检工作,总结分析了电力电缆产生的主要质量问题和原因。从原材料、生产工艺、试验检测和仓储运输4个方面出发,对电缆生产企业提出4条产品质量提升措施,同时对电网企业的入网质量监督提出4条工作建议,促进电缆行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针对安徽电网近期发生的几起典型铜抱杆线夹失效案例,并结合线夹的类型分析失效原因,提出今后金属监督的重点。结果表明,铜抱杆线夹频繁开裂主要与其合金成分和成型工艺有关。对于黄铜线夹,主要加强合金成分的检测,可辅以现场电导率检测或硬度检测;对于紫铜线夹,主要加强对强度的校核以及对成型质量的外观检测。同时,注重安装阶段紧固力矩的复核。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国产61.5 %IACS高导耐热铝合金导线,开展了150~200℃人工时效及5000次应力循环低周疲劳试验,采用拉伸力学性能测试及断口分析探讨了其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评价其服役可靠性.结果 表明:该铝合金导线线股时效经历了欠时效、峰时效及过时效3个阶段.在欠时效和峰时效阶段,线股的强度有所提升,而在过时效阶段,其...  相似文献   
8.
某110 kV变电站发生一起#1主变低压侧开关故障引起的#1和#2主变保护动作跳闸,文章对故障前后相关设备、保护动作波形进行了详细调查分析,找到了故障发生的原因及发展过程,理清了保护动作的时序,表明本次继电保护的合理性,为继电保护人员提供了一种开关柜故障的防范方法。  相似文献   
9.
某电厂超临界机组锅炉末级过热器钢管在弯头处发生泄漏。采用宏观检查、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力学性能试验等方法对钢管泄漏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钢管弯头在弯制中变形过大且其外弧侧因环境温度过高造成应力集中,随着钢管显微组织的变形和老化,晶界附近产生贫铬区,晶界强度降低,当应力集中达到晶界开裂的程度时,晶粒交界处产生楔型裂纹,裂纹迅速扩展最终导致钢管在运行时发生泄漏。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对14 mm厚的7N01s-T5铝合金搅拌摩擦焊(FSW)试样沿板厚方向进行分层切片,采用OM和TEM等微观组织表征方法及晶间腐蚀性能测试手段,研究了接头各区的晶间腐蚀行为。实验发现,焊接接头各区域的腐蚀形貌存在明显的不同。接头的热影响区腐蚀程度最严重,其中热影响区上、下表层较中心层的腐蚀更严重,这主要归因于晶界处连续分布的析出相粒子和晶粒尺寸存在差异。热机影响区位于热影响区和搅拌区的过渡位置,晶粒扭曲变形,由于受到焊接的热循环作用,晶界析出相发生了部分溶解,腐蚀倾向性相对较低。搅拌区在FSW过程中经历了剧烈的塑性变形和温升,形成细小的等轴晶,析出强化相粒子发生了完全溶解,其晶间腐蚀倾向性最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