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工业技术   2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Fe_(76.5)Cu_1Si_(13.5)B_9非晶合金在晶化过程中析山的α-Fe固溶体(α相)的X射线衍射峰存在不对称性并随退火温度而变化,对α相衍射峰进行分峰拟合证实,Cu原子可以促进α相形核并固溶其中,合金晶化与原始态中残存晶核无关,α相晶粒中Cu含量的不同导致衍射峰的不对称性,键合能准化学近似计算结果表明,Cu原子降低了周围原子的迁移势垒,导致合金的晶化首先在含Cu量较高的区域开始,使晶化温度降低。  相似文献   
2.
机械球磨制备Fe纳米晶及其Mossbauer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洪  徐祖雄 《金属学报》1995,31(2):B073-B076
在不同气氛下应用球磨法制备了金属Fe纳米晶粉末,用X射线衍射分析球磨前后样品的结构变化,Mossbauer谱研究了纳米晶的结构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气氛显著影响纳米晶界面组元的电子结构和磁性结构。  相似文献   
3.
多良  徐祖雄  马如璋 《金属学报》1988,24(4):348-353
利用Mossbauer谱、磁测量技术,X射线衍射以及二次离子质谱分析(SIMS)技术,对三元非晶合金Fe_(90-x)V_xZr_(10)吸氢现象及磁性变化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充氢时间(相同的充氢电流密度)的增加,非晶态合金同质异能移位增加,表明充氢后Fe核处电子密度发生变化.随充氢量增加,室温下合金由顺磁状态转变为铁磁状态,超精细分布逐渐展宽,其最大值也向高场方向移动.吸氢后合金原子磁矩及Curie温度T_C有大幅度增加.0K时饱和磁化强度从未充氢合金的120emu/g增加到174emu/g.Curie温度T_C从257K增加到384K.吸氢导致磁性变化的机理,利用杂化理论模型能够给出很好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用室温透射Mossbauer谱研究了不同条件下淬火处理对钢中马氏体基体组织、残留奥氏体量和其含碳量的影响规律,阐明了高温直接淬火和形变淬火处理提高强韧性的效果与残留奥氏体量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5.
MoSSBAUER EFFECT ON BALL-MILLED NANOCRYSTALLINE Fe MATERIAL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气氛下应用球磨法制备了金属Fe纳米晶粉末,用X射线衍射分析球磨前后样品的结构变化,Mssbauer谱研究了纳米晶的结构特牲.结果表明,不同气氛显著影响纳米晶界面组元的电子结构和磁性结构.  相似文献   
6.
用Hesse法求解有效场呈连续分布的穆斯堡尔谱时,为了提高拟合优度,提出两点修正。 1)新的峰形函数。第i套亚谱实际上对应着有效场在H_i—△H/2和H_i △H/2之间的分布。若设这个小分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Fe_(71)Ni_(10)B_(13)Si_4C_2非晶态合金在磁场退火时的反常磁各向异性变化。结果表明,在430℃磁场热处理时优先发生了表面晶化现象,导致垂直磁各向异性的反常增大。磁矩取向的择优性取决于压应力引起的和磁场热处理感生的两种磁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   
8.
测量制备态和退火的Fe76.5-xCu1NbxSi13.5B9(x=0.10、3.0、5.2、7.2)合金Mossbauer谱,结果表明,晶化后Nb、B等元素向晶界区扩散,在残余非晶形成了富Nb、B区和Nb、B区、Nb抑制非昌相的晶化和Fe2B相的析出,并对磁织构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机械球磨法制备纳米晶Fe_(73.5)Cu_1Nb_3Si_(13.5)B_9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Fe_(73.5)Cu_1Nb_3Si_(13.5)B_9成分的母合金进行了机械球磨,并对不同时间的球磨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和Mossbauer谱(MS)的测量,结果表明样品难以完全非晶化,形成了无序的αFe-Si固溶体纳米晶,晶粒尺寸在5nm左右,同时共有一部分富集Nb,B元素的界面非晶相。在各种球磨条件下对αFe-Si固溶体中的Si含量进行了计算。纳米晶Fe_(73.5)Cu_1Nb_3Si_(13.5)B_9软磁合金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重视~[1]。这种材料通常是由熔融金属急冷制成非晶薄带,然后在晶化温度以上退火制成,晶化以后在非晶基体上均匀析出10-20nm尺寸的αFe-Si固溶体。机械球磨或机械合金化是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制备亚稳态材料如非晶,纳米晶,准晶等的有效手段,有一定优越性。本文利用机械球磨探讨一种制备纳米晶Fe_(73.5)Cu_1Nb_3Si_(13.5)B_9合金粉末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利用Mssbauer谱,同步辐射小角X射线散射和大角X射线衍射等实验技术对非晶态Fe(73.5)Cu1Nb3Si(13.5)B9合金的结构弛豫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晶化前退火引起原子结构,磁畴结构,电子密度的一系列变化;自由体积不断减少,沿条带平面内的宽畴成分增加,表面优先晶化;晶化前在400℃时形成了Cu的团簇结构,并引入了很大的电子密度不均匀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