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建立优质服务长效机制 (1)社会责任需要。电力商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经济保障,出现供电故障会引起社会经济生活的不稳定,所以供电企业有责任也必须要为全社会供好电。(2)用户需要。在新的形势下,新的营销观念则是以人为本,用户成了营销工作中的重点对象,用户对电能产品的需求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是不断变化的,所以用户的需求和用户的满意度才是企业发展的动力。(3)实现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协调统一的需要。所以必须进一步加大优质服务宣传力度,大力宣传用电政策法规、安全用电知识。使广大客户真正用上安全电、明白电、满意电。  相似文献   
2.
该文根据工程现场的实际条件,通过设计与验算,将通常应用在深基坑支护中的土层锚杆成功应用于边坡支护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可供相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3.
西汉以降,历经时间的长河中刷,作为齐梁文化中的翘楚,石刻艺术散乱分布于丹阳城市的各个角落.如何让这些“闪耀着民族智慧的石头”来说话、示人,如何保护与传承珍贵石刻遗产,成为一些有识之士的共同追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丹阳天地石刻园就此诞生.丹阳天地石刻园围绕齐梁文化和石刻遗产“做文章”,将石刻融入自然景观中,通过石刻艺术与自然景观的联结与融合,再现了石刻艺术辉煌,供人们瞻仰揽胜、考古溯源.  相似文献   
4.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普及,其在教学中的的应用也日益广泛。本文以计算机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为例,分析了计算机在数学教学方面的应用。阐明了计算机教学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为了准确评价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等级,以"健康、安全和环境(HSE)"作为准则层,收集和分析了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构建了施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作业分解结构-风险分解结构(WBS-RBS)对项目进行分解,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对指标进行组合赋权;通过计算各作业单元综合权重和风险度确定风险...  相似文献   
6.
西汉以降,历经时间的长河中刷,作为齐梁文化中的翘楚,石刻艺术散乱分布于丹阳城市的各个角落.如何让这些“闪耀着民族智慧的石头”来说话、示人,如何保护与传承珍贵石刻遗产,成为一些有识之士的共同追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丹阳天地石刻园就此诞生.丹阳天地石刻园围绕齐梁文化和石刻遗产“做文章”,将石刻融入自然景观中,通过石刻艺术与自然景观的联结与融合,再现了石刻艺术辉煌,供人们瞻仰揽胜、考古溯源.  相似文献   
7.
类金刚石薄膜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光电性能、机械性能及摩擦学性能。但是在高于400℃的温度条件下,DLC膜易向石墨结构转变,从而阻碍了其在高温条件下的应用。因此关于类金刚石薄膜耐热性的研究是目前的一个热门研究课题。在综合分析近年来该领域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影响DLC膜耐热性的3种因素:膜结构、掺杂、制备方法,并分析了各种因素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8.
9.
非平衡磁控溅射掺Ti类金刚石薄膜的结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聂朝胤  张碧云  谢红梅 《金属学报》2007,43(11):1207-1210
采用非平衡磁控溅射沉积技术在SCM415渗碳淬火钢基片上沉积了无氢Ti掺杂类金刚石(Ti-DLC)薄膜和无氢高纯类金刚石(DLC)薄膜,通过调节Ti靶的溅射功率使获得的Ti-DLC薄膜Ti含量(原子分数)为1.9%-34%.利用Raman分光光谱仪、XPS,XRD、显微硬度计及纳米划痕仪分析研究了Ti-DLC的组织结构、显微硬度及薄膜附着力.结果表明,利用非平衡磁控溅射得到的Ti-DLC薄膜,在Ti含量小于25%时,Ti-DLC薄膜仍具有类金刚石薄膜的sp2,sp3结构,但Ti的掺杂促进了sp3键向sp2键的转变.掺杂的Ti以TiC纳米晶的形式存在于非晶态的DLC中.掺杂Ti后薄膜的硬度明显降低,而薄膜附着力明显改善;但是当Ti含量超过3%后,薄膜附着力无明显变化,硬度逐渐回升.  相似文献   
10.
宜兴青瓷作为中国传统陶瓷的杰出代表之一,自古以来就以独特的釉色、造型和工艺技巧而闻名遐迩。然而,随着时代审美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如何在传承中创新、在继承中发展,保持传统与现代的平衡,成为了当下宜兴青瓷发展的重要议题。本文将从宜兴青瓷的历史传统、创新实践以及未来展望三个方面,探讨宜兴青瓷传统继承与当代创新的融合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