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1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用电化学方法在膨胀石墨板上镀覆了10~20μm厚的金属铜或镍层,测试了膨胀石墨板在镀覆金属前后的拉伸强度和动态热失重,并讨论了工艺因素对镀层质量的影响。膨胀石墨板镀Cu或Ni后,其拉伸强度可以从2.5MPa提高到11MPa或20MPa,抗氧化性温度从450℃提高到600℃或700℃。其镀层均匀,连续,与基体结合紧密。  相似文献   
2.
活性炭纤维布担载纳米TiO2的三种方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TiO2光催化剂与多孔炭材料的复合,可以将吸附性能与光催化降解性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活性炭纤维布(ACFC)为载体,采用TiO2粉体分散液直接浸涂法、中频交流磁控溅射法及溶胶-凝胶法进行了担载实验,用SEM对三种担载方法得到的样品进行形貌观察,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比较适合于ACFC上担载TiO2。而且,通过控制提拉速度、浸涂次数、热处理条件,可以得到形貌完整、结合强度较好的复合体,该复合体的XRD衍射结果表明,ACFC表面担载的TiO2为锐钛矿,在紫外-可见光漫反射光谱中,于350—400nm区间有明显的吸收边,表明此复合体具有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用熔盐法合成Fe/Cl3—ZnCl2三元石墨层间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工作用熔盐法合成了FeCl_3—ZnCl_2三元石墨层间化合物,讨论了熔盐配比、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等合成条件对层间化含物阶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采用溶胶-凝胶与自蔓延燃烧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出碳.纳米铁氧体复合材料,应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分别对产物的晶体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分析,着重对比研究了超细碳材料加入前后的变化。利用小型烟箱试验测出产物在军用红外波段质量消光系数大于1.1m^2/g;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其在2~18GHz的电磁参数,并得到损耗角正切值随频率变化的曲线。结果表明:在纳米铁氧体中添加超细碳材料,铁氧体原有的磁损耗不变,介电损耗值有了显著提高,从而增加了电磁波的总损耗。由此证实超细碳-纳米铁氧体复合材料具有宽频吸波特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阳极氧化铝模板(AAO),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出磷酸铁锂(LiFePO_4)纳米线阵列。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透射电镜(TEM)表征均说明制得的LiFePO_4阵列是分散均匀且相互平行的。X射线衍射(XRD)和能谱图(EDS)表征均说明LiFePO_4纳米线是纯相橄榄石型结构。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纳米线阵列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1C电流密度下循环100次后容量几乎不衰减,容量保持率为99.1%,10C电流密度下循环35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91.6%。纳米线阵列的倍率性能较同等条件下制备的纳米粉体有较大提升,0.1C、10C电流密度下容量可分别达156.4mAh/g、106.9mAh/g。  相似文献   
6.
沸石矿为模板制备多孔炭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7,他引:7  
以几种沸石矿为模板、蔗糖为碳源,通过模板法制备了多孔炭,并用77K氮气吸附和X射线衍射仪(XRD)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制备出具有一定比表面积和较大中孔容积的多孔炭.其中孔率随着模板中孔容积的增大而增加,但在所制多孔炭中存有少量的杂质。  相似文献   
7.
第15届国际插层化合物会议(15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tercalation Compounds,简称ISIC15)于2009年5月11日至15日在北京清华大学举行.法国奥尔良大学F.Beguin教授,清华大学材料系康飞宇教授,日本东京工业大学T.Enoki教授共同担任本次会议的主席.康飞宇教授兼任组委会主席.该会议每两年举办一次,上届会议在韩国首尔举行.本次大会共有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的215名代表参加,其中中国大陆代表60名.  相似文献   
8.
CARBON2001在美国召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ARBON2001于2001年7月14日至19日在美国中部城市莱克星顿(Lexington)市举行。本次会议由美国炭素学会主办,具体由肯德基大学应用能源研究中心(简称CAER of UK)承办。来自世界各地约41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中人数较多的国家有美国、日本、英国、韩国、法国、德国、西班牙、澳大利亚等。我国大陆有1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4名来自以沈曾民教授为首的北京化工大学,其余分别来自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和山西煤化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四院四十三所。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用混合液相法合成的FeCl_3-GIC的膨化实验,结果表明,将FeCI_3-GIC快速加热到800℃以上,可制备出100~300倍不同膨胀倍率的膨胀石墨。  相似文献   
10.
2014石墨烯高峰论坛于2014年5月18~21日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成功举办。论坛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材料研究学会、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以及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支持,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和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共同承办。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成会明院士、北京大学刘忠范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高鸿钧院士共同担任论坛主席。论坛邀请了包括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英国曼彻斯特大学Andre Geim教授在内的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