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9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2.
利用TEM对Fe-Ni-Cr玻封合金初期氧化膜和成熟氧化膜的微观组织及结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低碳封接合金阳极帽产生封接气泡的原因及控制措施。结果表明,低碳含金阳极帽产生封接气泡,主要是由于氧化膜破损和封接温度偏高造成,其实质是由于氧化膜表面因破损产生凹坑、膜上附着物等缺陷,封接时这些地方吸附的气体未能逃逸形成了气泡。通过降低封接温度和控制送料斗振动强度的措施,基本解决了封接气泡大量产生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安白  马莒生 《功能材料》1995,26(5):461-464
用TEM、X-Ray、SEM等技术研究了Ni42Cr6Fe玻封合金在高温湿H2中形成的氧化膜及氧化物晶须的结构。结果表明:氧化膜主要由Cr2O3和(Fe,Mn)Cr2O4两组相成,氧化膜底层是以Cr2O3为主的组织,氧化膜表层是以(Fe,Mn)Cr2O4为主的组织;Si在氧化膜与合金界面分布,Al则在内氧化层中形成内氧化物质点;氧化膜表面生长的氧化物晶须的杆部为(Fe,Mn)Cr2O4单晶,头部为  相似文献   
5.
6.
本文研究低碳封接合金阳极帽产生封接气泡的原因及控制措施。结果表明,低碳合金阳极帽产生封接气泡,主要是由于氧化膜破损和封接温度偏高造成,其实质是由于氧化膜表面因破损产生凹坑、膜上附着物等缺陷,封接时这些地方吸附的气体未能逃逸形成了气泡。通过降低封接温度和控制送料斗振动强度的措施,基本解决了封接气泡大量产生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作者使用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UHV-STM和表面成分分析仪器俄歇谱仪(Auger El e ctron Spectroscopy (AES))研究了多晶铌和Nb(001).实验中采用净化样品的主要方法是离子轰击和高温加热.经过重结晶后,在多晶铌和Nb(001)表面形成了特征性的表面超结构 .在多晶铌表面,作者观测到了(110)和(100)面,在(100)面上形成的是(n×1)超结构,而在(110)面上形成的是0.28nm×0.40 nm的周期性超结构.在Nb(001)表面作者观测到 C(2×2) 的典型结构.AES实验表明,不纯物"氧"仍然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于单晶和多晶铌样品中.基于这些实验结果,结合铌的微观晶格结构,作者给出了所观测到的超结构的合理的解释,并对有些结构提出了原子排列模型.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微量元素Zr,Hf对Ni47Cr6Fe玻封合金在高温湿氢气中的氧化速度,氧化膜形貌,应力及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A1,Si的少量添加促进合氧化,但Zr,Hf的微量添加抑制合金氧化,Zr与Hf对合金氧化速度的影响基本相同;Al,Si促使氧化膜凸起生长,Zr,Hf促使氧化膜平滑生长,Zr,Hf的添加增加氧化膜内应力,而添加Si,Al降低氧化膜内应力。Ni47Cr6Fe合金氧化膜主要由Cr2O3和  相似文献   
9.
安白  马莒生  唐祥云 《金属学报》1995,31(16):173-178
用TEM、X射线衍射、SEM等技术研究了Ni42Cr6Fe玻封合金在高温湿氢中的氧化膜生长过程。氧化初期,Cr_(2)O_3和尖晶石氧化物同时形核长大,前者在晶界处形核长大,后者在晶内处形核长大。随后由于Cr的选择氧化,氧化膜主要以Cr2O3生长为主.当氧化进行到一定程度后,由于表面层Cr的贫化,氧化膜生长转化以(Fe,Mn)Cr2O4尖晶石氧化物生长为主.最后形成表层以粗大晶粒(Fe,Mn)Cr2O4为主,底部以较小晶粒Cr2O3为主,中部由大晶粒(Fe,Mn)Cr2O4围绕小晶粒Cr2O3的稳态氧化膜组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