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恒电流法和动电位极化法考察了热处理温度对铝锌铟合金微观组织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70~530℃热处理可使合金组织均匀化,提高合金电化学性能.在470℃下同溶4 h后炉冷处理的合金大晶粒内部出现微品且晶粒内弥散析出细小点状第二相,晶界和第二相共同对合金起到良好的活化作用,使合金腐蚀形貌均匀、电流效率高达93.92%、电位负而且稳定.随温度升高至530℃,微晶晶界变粗、第二相开始长大,合金工作电位稍微正移,电流效率下降0.64%.  相似文献   
2.
EN及SEM在铝锌铟合金活化机理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扫描电镜(SEM)及电化学噪声(EN)分析了Al-5Zn-0.03In-1Mg-0.05Ti-X合金腐蚀前后的金相结构、表面形态,探讨了合金初始活化过程.结果表明晶界上存在富AlZnMg及富AlZnMgIn两种偏析相,这些阳极第二相处诱发的孔蚀为合金初始活化的主要方式.对电化学噪声进行小波分解可以清晰地分辨合金表层第二相初始腐蚀的时间段.  相似文献   
3.
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电化学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Al-5Zn-0.02In-1Mg-0.05Ti牺牲阳极合金中析出相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该合金主要含η-MgZn2析出相。η析出相相对α-Al基体呈阳极相,在3.5%的NaCl溶液中与α-Al基体组成微腐蚀电池,引起析出相自身溶解。溶解的Zn2+沉积在蚀坑周围,增加这些位置氧化膜的缺陷,促使氧化膜脱落。该牺牲阳极合金的溶解是以η析出相为活化中心,由此向外扩展,引发合金全面溶解。  相似文献   
4.
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电化学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析出相对Al-5Zn-0.03In-1Mg-0.05Ti-0.5Mn合金牺牲阳极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合金主要含MgZn2(η相)及A16Mn析出相,这些析出相相对а(Al)基体呈阳极相,在3.5%NaCl溶液中与а(Al)基体组成腐蚀微电池,引起析出相自身溶解.析出相的溶解一方面活化牺牲阳极合金,另一方面过多的析出相降低合金电流效率.因此适量且均匀分布的η及Al6Mn析出相有利于该牺牲阳极合金综合电化学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利用电化学阻抗谱(EIS)方法研究了Al-Zn-In-Mg-Ti合金阳极在3%NaCl溶液中的腐蚀过程,观察了260h浸泡腐蚀后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合金腐蚀是点蚀引起的,腐蚀由钝化态开始,经点蚀诱导期,达到点蚀稳定期.分别采用不同等效电路拟合合金在不同腐蚀阶段的电化学阻抗谱.结果表明:当合金处于钝化态时,EIS谱为反应电阻Rt很大的容抗弧;随浸泡时间的延长,EIS谱低频出现感抗弧,合金进入点蚀诱导期,溶液电阻R5增大,反应电阻Rt减小,蚀孔内反应电阻R0减小,感抗L收缩;合金处于点蚀稳定期时,EIS谱低频感抗弧消失,出现一直线,腐蚀产物扩散成为反应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不同温度和不同时间的退火工艺对Al—5Zn-0.02In-1Mg-0.05Ti合金组织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470℃×12h退火处理的试样组织均匀,晶粒尺寸适中,电化学性能优良。在人造海水中腐蚀后,试样表面的腐蚀产物易脱落,表面均匀平整。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合金的电化学性能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采用恒电流法、动电位极化法和电化学阻抗技术(EIS)考察了热处理冷却方式对Al-Zn-In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腐蚀机制.结果表明:热处理改善了Al-Zn-In合金组织均匀性,显著降低自腐蚀电流密度并使工作电位负移,提高了合金的综合电化学性能.470℃保温4 h后随炉冷却Al-Zn-In合金的工作电位为-1.073 V~-1.078 V,电流效率高达93.9%,腐蚀产物容易脱落,表面腐蚀形貌均匀,可作为高性能的牺牲阳极材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