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2篇
工业技术   7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疲劳/蠕变复合作用下聚苯乙烯的交互损伤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在疲劳/蠕变复合作用下聚苯乙烯的损伤交互作用,结果表明,在疲劳/蠕变复合作用下聚苯乙烯存在疲劳和蠕变的交互损伤,其断裂寿命比纯疲劳或纯蠕变的断裂寿命低;断裂机制是疲劳循环载荷松动和活化了分子链或链段,从而促进蠕变运动和断裂,并且,疲劳/蠕变的交互损伤程度与温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对PS在疲劳/蠕变复合作用下应变与寿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疲劳/蠕变曲线与纯蠕变曲线十分相似。加载时间周期越短和疲劳载荷变化越频繁。结束普弹应变阶段应变越小,进入延迟弹性变形的平台应变阶段越早。在疲劳/蠕变复合作用下聚苯乙烯存在疲劳和蠕变的交互损伤,其断裂寿命比纯疲劳或纯蠕变的断裂寿命低。断裂寿命减小,疲劳/蠕变的交互损伤程度与温度密切相关,PS在较低温度的疲劳/蠕变交互损伤作用大于较高温度的交互损伤作用。随温度升高,疲劳/蠕变断裂寿命下降是疲劳和蠕变各自的单独损伤增加所致。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S4-10型Stereoscan扫描电镜拉伸试验装置,对阴极充氢的Johnson-Matthey纯铁的形变和断裂微观过程进行了动态观察。主要结果如下: 1.随着氢含量的增加(从5.4cm~3/100g增到31.0cm~3/100g),屈服应力略有增加,流变应力和断裂强度显著增加,而断裂应变明显降低。在氢含量高于18.7cm~3/100g以上时,下屈服点和Lüders带消失。 2.氢含量低于10cm~3/100g的试样,裂纹优先在晶内滑移面上萌生形核,沿着亚晶界向前扩展,断裂途径大都是与拉伸轴呈45°方向断开。而氢含量大于16cm~3/100g的试样,裂纹易在晶界上开裂,在晶内呈锯齿形向前扩展,与拉伸轴正交方向断开。 3.纯铁氢脆的主要特征是:(1)试样表面上滑移线的明显减少,(2)脆性微观断裂形态的形成和增多。这是由于固溶的氢原子降低塑性形变所致。  相似文献   
4.
Ⅰ型载荷下缺口前端氢浓度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离子探针微分析仪,对Ⅰ型载荷下21Cr9Ni9MnN奥氏体钢缺口前端氢浓度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缺口前端存在两个氢浓度的富集峰,一个位于缺口顶端,另一个距缺口稍远。缺口顶端的氢富集峰是位错对氢陷阱作用结果,而静水应力导致远离缺口的氢富集峰。对缺口前端氢的富集过程以及应力强度因子对氢浓度分布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陈能宽  刘民治 《金属学报》1957,2(2):169-177
<正> 用作半导体材料的锗和硅,需要高度纯化方能使用,已为众所周知。在研究金属的许多物理性质方面,如结晶凝固的过程,金属的强度、腐蚀及内部原子的扩散,合金的相图等,也常常需要先有纯金属或“纯合金”,方能进一步控制其他条件,系统地研究它们之间相应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用电化学渗透法分别研究了65Mn钢五种不同组织对氢扩散系数和陷阱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珠光体,球化珠光体,回火索氏体,下贝氏体,回火马氏体的陷阱能分别为16.71、30.32、31.35、31.01、35.61(KJ/mol)。  相似文献   
7.
用电化学渗透法研究了交变周次对65Mn钢三种组织珠光体、球化珠光体回火索氏体的氢扩散系数和陷阱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讨论了测定复合材料性能数据的合适方法,并从结构设计的角度分析了这种材料的特点;介绍了材料的多种损毁方式和断口形貌,讨论了材料的断裂特性和试验件的损毁机理;进而提出了在热应力计算时可供参考的几个物理模型;在简单介绍高温双轴加载装置的基础上讨论了材料的强度破坏准则和断裂破坏问题;重点介绍了材料和部件无损检测的几种新方法;最后介绍了有关的几个理论处理。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慢拉伸、扫描电镜和离子探针等综合研究了30CrMnSiNi2A超高强度钢中拉伸白点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拉伸白点是钢在形变过程中形成的氢损伤,并对应一定的临界形变量ε_0~c。在等氢含量([H]=5.0cm~3/100g)和等应变速率(ε=3×10~(-5)/s)下,回火马氏体组织的ε_0~c=4.0%,下贝氏体组织的ε_0~c=5.0%。拉伸白点显微特征是氢脆的准解理断裂形态,白点表面的氢含量比基体的高。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扫描电镜拉伸装置对Nb-W-Zr金属的解理过程进行了观察。研究用的金属采用200kW电子束炉二次熔炼成合金锭,先后经挤压、锻造、热轧、温轧最后精轧成厚度为0.5mm的板材。从合金板材上截取并经机加工成动态拉伸试样,放在真空炉中经1700℃,1h退火。金相抛光腐刻,腐刻剂为氢氟酸 硝酸 乳酸,比例为1:3:2,保证晶界清晰可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