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3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业纯Ti高线盘条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东妹  郝晓东  俞钢强 《轧钢》2007,24(4):51-55
Ti及Ti合金线材应用广泛,但在热加工过程中容易产生多种缺陷,工业连续化生产困难。以工业纯Ti自身特性、热加工图、碳钢盘条生产经验等为重要依据,设计了工业纯Ti盘条孔型系统,制定了加热、轧制、冷却等工艺参数,并在某高线产线上进行了试制。结果表明,纯Ti盘条组织性能及硬度均满足标准的要求,高速线材轧钢设备生产工业纯Ti高线盘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电解剥离过程中热镀锌合金化镀层的阳极溶解机制。结果表明,在GA镀层电解剥离的初始阶段,主要发生Zn的氧化,电解剥离过程中存在Zn和Fe之间的电耦合反应。由于镀层中微裂纹的存在,阴极反应区和镀层裂纹缝隙中会同时发生析氢反应,从而导致电偶腐蚀发生并形成诱导电流。当电解质溶液中存在氯离子时,Zn和Fe之间也会发生电耦合反应,该反应可以在一个非常小的局部区域内进行,反应过程中,氢的形核析出既可以是氢离子的重组,也可以是少量Zn和Fe的溶解反应。GA镀层中Fe-Zn金属间化合物同时发生电化学反应而溶解的现象只能在缝隙中发生,由于细小缝隙表面形成的活化区非常小,因此,GA镀层中的Fe-Zn相将分别发生溶解,从而保证了GA镀层中不同相之间的电压跃迁。  相似文献   
3.
前言我国是产锌大国,位居世界首位,而金属锌最大的用途是镀锌,约占总产量的30-40%左右。因此,对我国的镀锌工业的现状和发展作一个较全面的分析和预测,为我国的锌工业的规划和发展具有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在最近 10多年的生产过程中 ,人们对锌锅提出了更高的使用要求 ,如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高生产率、使用期间无故障等。锌锅尺寸大小、锌锅材料、锌锅结构和锌锅的制造工艺和安装方法、锌锅的加热方式和加热速度、锌锅的使用温度、锌液杂质成分、锌渣是否及时清除都是影响锌锅使  相似文献   
5.
冷轧带钢连续热镀锌立式还原退火炉研究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济钢25万t冷轧钢带连续热镀锌立式还原退火炉采用脉冲燃烧控制系统、加热和均热合一的炉体结构设置、炉内双辊自动纠偏系统和在均衡炉及炉鼻子之间设置一套三辊式热张辊等先进技术措施.加热均热炉最高炉温950 ℃,钢带最高温度850 ℃;能够生产如0.25 mm×1 000 mm及0.27 mm×1 200 mm既薄又宽、生产技术难度很大的产品.  相似文献   
6.
镀液中添加Re可改善镀层性能,目前有关稀土对Zn-10%Al-Mg镀层钢丝影响的研究较少。采用双镀法制备了Zn-10%Al-Mg和Zn-10%Al-Mg-Re镀层钢丝。利用扫描电镜(SEM)、ICP光谱分析法等分析了镀层的表面和横截面组织,用盐雾试验分析镀层的腐蚀性能。结果表明:Zn-10%Al-Mg-Re镀层的组织结构与Zn-10%Al-Mg镀层类似,其镀层中的Re总含量远低于合金液中的含量;Re的添加不会影响镀层横截面结构,但会造成镀层表面质量变差;Zn-10%Al-Mg-Re镀层的耐蚀性弱于Zn-10%Al-Mg镀层,其腐蚀失重和增重均大于Zn-10%Al-Mg。  相似文献   
7.
与热镀锌相比,冷镀锌施工便捷,且成本更低。然而,现有冷镀锌产品涂层多孔、易起泡。为此,制备了一种冷镀锌钢板。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表面形貌,划格试验对附着性进行检测,循环盐雾腐蚀和电化学试验对耐蚀性进行了检测和研究。结果表明:该冷镀锌层钢板附着力较好,耐蚀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8.
镀液中添加少量Mg可改善镀层耐蚀性。采用双镀法制备了Zn-10%Al-Mg和Zn-10%Al 2种镀层钢丝。利用扫描电镜(SEM)、ICP光谱分析法等分析了镀层的化学成分及其组织结构,利用盐雾试验分析了镀层的腐蚀性能。结果表明:Mg元素的加入使Zn-10%Al镀层的组织结构更细化;同等条件下Zn-10%Al的中性盐雾失重是Zn-10%Al-Mg镀层的3.4倍,Zn-10%Al-Mg镀层钢丝的耐蚀性远远优于Zn-10%Al镀层钢丝。  相似文献   
9.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角钢在氯化镍含量不同的无铵助镀剂中助镀获得的镀层进行了镀层金属间化合物层形貌和镀层厚度的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氯化镍含量的增加,获得的镀层厚度不断减小,当氯化镍含量增加到6g/L时镀层厚度不再随氯化镍含量的增加而减薄,氯化镍含量增加到6~8g/L时镀层最薄,氯化镍含量为4~8g/L时能获得厚度适中的镀层;氯化镍含量对镀锌层的形貌有影响,随着氯化镍含量的增加金属间化合物层中的ζ金属间化合物层减薄,晶粒尺寸减小。Γ和δ金属间化合物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通过SEM和AFM研究了IF440高强钢钢板入锅温度和浸镀时间对镀层抑制层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抑制层的组织结构分为粗晶区Fe2Al5相和细晶区FeAl3相,并且随钢板入锅温度升高和浸镀时间增加,细晶区晶粒逐渐长大,直至与粗晶区晶粒尺寸一致,抑制层晶粒粗化,致密性下降致使其抑制作用降低。IF440高强钢适宜热镀锌工艺:钢板入锅温度为460~470℃,浸镀时间为4~6 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