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8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拉拔温度850℃、拉拔速度0.7mm/s、进料速度0.5mm/s的条件下,对连续柱状晶组织BFe10-1-1合金管材进行无模拉拔成形,采用X射线法测定管材的残余应力,采用TEM进行微观组织分析,探讨了残余应力产生的机理。结果表明,沿着拉拔方向,无模拉拔合金管材的变形区外表面残余应力分布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已变形区残余应力值较为均匀;各点残余应力均为压应力,最大值为135MPa。无模拉拔成形过程中,连续柱状晶组织BFe10-1-1合金管材的晶界变得曲折,晶界周围出现不同密度的位错塞积,变形区沿拉拔方向的位错密度呈先增大再减小的趋势,这一趋势是导致产生不同程度残余应力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在拉拔速度O.6-0.9mm·s-1、变形温度750-900℃条件下,对具有连续柱状晶组织的BFe10-1-1合金管材进行了无模拉拔成形,研究了变形后的微观组织,探讨了其组织演变规律及机理.在本文工艺参数范围内,晶界平直的连续柱状晶组织BFe10-1-1合金管材在无模拉拔成形后微观组织演变为锯齿形晶界的连续柱状晶组织.随拉拔速度和变形温度的增加,锯齿的齿深不断加大.位错易在接近晶界的区域塞积并跃出晶界,导致在晶界处出现滑移台阶,形成锯齿形晶界;在滑移变形的同时,粗大的连续柱状晶开始转动,加剧了锯齿化的程度.高的热激活能和变形储存能未能及时释放是BFe10-1-1合金保持连续柱状晶组织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过滤底盖零件的冲压成形工艺性,通过比较确定了其成形工艺方案,设计了其落料、成形和多孔冲模具。  相似文献   
4.
SUS304-2B不锈钢薄板加工硬化及退火软化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单向拉伸试验研究了SUS304-2B不锈钢薄板的加工硬化规律和该合金硬化后的退火软化规律及机理,确定了其最佳的退火工艺参数。试验表明,该合金冷加工后强度指标(HV、σs、σb)明显增加,塑性指标(δ和ψ)降低。随着形变量的增加,组织中形变孪晶数目增多,加工硬化的程度增加。对不同加工硬化程度的试样,在低温(100~490℃)下退火后再拉伸,其力学性能基本不变,退火软化效果不明显;在高温(900~1050℃)下退火3min~10min,快冷,该合金组织发生完全再结晶,且晶粒大小较均匀,退火软化效果明显。由此确定,SUS304-2B不锈钢最佳退火工艺为:在1020~1150℃下退火3min,快冷。  相似文献   
5.
<正>3D打印是一项20世纪80年代后期逐渐兴起的新型数字化成型技术[1-3]。其基本加工原理是:根据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模型或断层扫描(CT)形成的数据,在电脑程序控制下,基于离散、堆积成型的原理,通过"分层打印、逐层叠加"的方式,对材料进行精确堆积以快速加工制造任意形状的3D复杂物体(见图1)。3D打印技术具有能够按照设计的模型构建特定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6.
采用单向拉伸实验研究了SUS304-2B不锈钢薄板的加工硬化规律;采用退火实验研究了该合金硬化后的退火软化规律和机理,确定了其最佳的退火工艺参数。实验表明,冷加工后该合金强度明显增加,塑性降低;并且随着形变量的增加,组织中形变孪晶数目增多,加工硬化的程度增加;对不同加工硬化程度的试样,在低温(100~490℃)下退火35min(空冷)后再拉伸,其力学性能基本不变,退火软化效果不明显;在高温(900~1050℃)下退火3~10min(快冷),该合金组织发生完全再结晶,且晶粒大小较均匀,退火软化效果明显。由此确定,SUS304-2B不锈钢最佳退火工艺为:在1020~1150℃下退火3min(快冷)。  相似文献   
7.
Cu-12%Al铝青铜线材的连续定向凝固制备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真空熔炼、氩气保护下拉式连续定向凝固方法制备了Cu-12%Al(质量分数)合金线材,研究了工艺参数对凝固成形过程的影响,分析了连续定向凝固线材的组织性能.结果表明:当熔体温度1250℃、下拉速度9mm/min、冷却水量900L/h时,可以连续稳定成形直径6mm,表面较光滑、具有单品组织的Cu-12%Al合金线材,其延伸率达到19.7%,弹性模量达到167.9GPa,电导率达到22.23%(IACS),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8.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机,在变形温度750-900℃,应变速率0.01-10s~(-1)的条件下,对连续柱状晶BFe10-1-1合金进行了高温压缩变形,研究了合金的动态再结晶行为.结果表明,动态再结晶温度在850℃左右;热激活能Q=427.937kJ/mol,高于同成分的等轴晶BFe10-1-1合金;当ln Z<43时,合金发生部分动态再结晶;当43≤ln Z≤51时,发生部分动态再结晶(850和900℃)或不发生动态再结晶(750和800℃),为该合金发生动态再结晶的中间区域;当ln Z>51时,该合金不发生动态再结晶.存在发生动态再结晶的ln Z值中间区域以及热激活能较高,表明具有连续柱状晶组织的金属与等轴多晶金属发生动态再结晶的机理有所不同.在本文工艺参数范围内,随应变速率增大,合金发生动态再结晶的区域有所扩大;动态再结晶晶粒易在合金晶界处以晶界弓弯方式形核,形成的再结晶晶粒在晶界扩张的同时,在晶内形成孪晶,并以孪生动态再结晶方式演变成晶粒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