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经济   19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相比较传统的旅游景区,休闲农场的旅游吸引物随着四季的变化特征变换更加明显,因此,研究休闲农场属性对游客初游与重游的重要性及其相关性对于休闲农业的经营者而言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文章选取福建省内7家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休闲农场的游客为问卷调查对象,应用次数分配表计算各属性之平均评价以及通过因素分析对各属性的相对重要性加以缩减重要构面,进而得出相关的研究结论:对于初游者而言,农场属性中较为重要的依次为"远离都市"、"农家美食"、"农村风光"和"休闲养生";对于重游者而言,较为重要的属性依次为"远离都市"、"农村风光"、"农家美食"和"户外活动空间";农场各属性的偏好差异性比较显示,重游的游客对大多数属性的满意评价比初游者有明显较高偏好。  相似文献   
2.
对南平市杨厝村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调查结果与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认为福建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实施私有林补贴制度,政府在私有林补贴制度政策的实施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私有林补贴政策的有效实施将推动产权制度改革总体收益的提高,同时进一步规范产权界定、推动产权保护、完善产权流动机制、完善和规范林地产权交易市场是福建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3.
在厘清主要林产品和产值这两个重要概念的基础上,以2010年台湾地区统计年鉴中的《林业产品生产量值》为样本对象,选取用材、薪材、枝梢材和竹材等产值对数以及林产品总产值对数这5个变量作为研究变量,采用ARMA模型对台湾地区主要林产品产值的变动趋势进行测度;得出关于台湾地区林产品价值变动机理的4个重要结论;最后结合当前海峡两岸的经贸背景,提出促进闽台林业产业深度合作的四条路径。  相似文献   
4.
关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研究,国内外尚没有建立起一个完整、公认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框架.涉及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研究多从产业与区域经济协同、集群与区域经济协同,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协同发展等一系列的角度进行研究.文章时近期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和总结,并提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机制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林业规模经济的非线性均衡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林业规模经济分为两类,即林业经济效益的规模经济和林业三大效益的规模经济。在分析林业经济效益的规模经济时,引入了成本变量,简要说明了林业经营成本与林业经济效益成反向变动关系。在分析林业三大效益的规模经济问题时,运用非线性均衡分析方法,并通过建立模型论证了林业三大效益达到最大化即均衡状态时所必需的条件。对林业三大效益规模经济问题的分析是本文核心部分,旨在为林业三大效益均衡问题的研究提供若干参考依据,同时也为林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二氧化碳排放与福建经济发展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量的二氧化碳排放打破了全球碳平衡,引起全球温室效应,已成为人类关注的热门问题。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存在着密切关系使得气候谈判困难重重,本研究在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福建1978—2008年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通过协整分析、建立回归修正模型、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探讨了二氧化碳排放与福建经济发展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并通过人均碳生产率分析,进而提出适应经济发展、实现节能减排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照国际银行业的通行标准和资本市场的监管要求,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包括内容不全面、会计标准不完善、披露形式不规范、披露信息不真实等。文章基于上述问题,对如何建构一个科学务实的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私有林补贴制度是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和分析了私有林补贴制度的输入补贴与循环补贴的两种模式,通过施行服务型补贴制度,或者附加条件地施行激励补贴制度,有助于私有林补贴制度有效性的发挥。私有林补贴政策制度的有效实施将推动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总体效益的提高,是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9.
政策性森林保险是深化林权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现代林业的必由之路.文章首先对森林保险的经济属性进行界定,然后对森林保险的实施效率以及森林保险的补贴问题进行经济学分析,进而探讨该制度在福建省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最后提出构建福建政策性森林保险体系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0.
在厘清两个重要概念政策性森林保险和购买意愿的基础上,以福建10个县(市)的林农或林业企业为样本对象、以政策性森林保险的购买意愿为因变量、以户主年龄等14个变量为自变量、选取多类别逻辑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逐步回归选定了教育程度、户主年龄两个自变量,即认为户主的教育程度和年龄是影响政策性森林保险购买意愿的两个关键因素;并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对福建政策性森林保险的推广提出三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