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经济   1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劳动合同法(草案)》是我国第一部对劳动合同制度进行规范的法律草案,它在对《劳动法》中有关劳动合同规范进行调整、补充及完善的基础上,确立了若干新规则,这些新规则将不可避免对企业带来影响与冲击.该文以《劳动合同法(草案)》第二章关于劳动合同订立的规定为基点,从劳动合同订立的要求、试用期条款使用、竞业限制规定、违约金条款、劳务派遣用工等方面来简要分析《劳动合同法(草案)》新规则对企业之影响.  相似文献   
2.
该文以历史的视角,将民事权利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并对之形成进行分析和探讨。中国民事权利的特定的背景决定了民事权利发展的不平衡性、曲折性、国家本位走向社会本位等特点。最后对中国民事权利的完善提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确立了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公民个人所有权这三种所有权类型。集体所有权是以财产归属为中心的立法模式的产物,兼具公权、私权属性。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展开,特别是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需要打破财产的制度、地域限制,重新厘清财产的公、私属性,实现资源配置社会化。就集体所有权而言,需要厘清财产公私双重属性,实现相应的私权功能和公共功能。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事权利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体系,但由于民事立法指导思想缺乏连贯性,使得我国民事权利构成存在着缺失和瑕疵。中国确立了市场经济和法治目标之后,民法典的编纂加紧进行着。希望在制定之际,略抒己见。  相似文献   
5.
人权入宪对中国法治具有重大的影响。人权入宪为权利的发展和实现提供了政治前提,促进了法律的独立性发展,提升了法律的地位,从而为法治奠定了制度性的基础。人权地位的提高,提高了民众的权利观念,从而为最终实现法治目标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相似文献   
6.
信用权立法的缺失及其信用法律体系的缺陷是导致目前中国失信行为泛滥的重要原因。信用权作为信用法律体系的重要一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信用法律体系尚不完善,缺乏统一的征信立法以及对信息利用的监督,在民事权利体系中尚未确立信用权。借鉴国外信用立法的先进经验,为我国信用体系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一些思路。中国的信用法律体系建设必然以信用权的确立为起点,并以征信立法的完善以及对有关信用信息的应用的规制完善作为重点。完善的信用法律体系的建立必将促进中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并为法治国家的建立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医院见死不救不仅是道德问题,还与相应法律制度的缺失有关。运用合同法理论,对近几年来屡屡发生的医院见死不救问题进行分析,指出这是社会转型期间传统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新的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建立完善的结果,医院见死不救恰恰是制度残缺的不良结果。在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我国医院死亡救助制度的设想,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一套完整的医院死亡救助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8.
随着房产改革的发展,在城市房地产火爆的同时,农村住房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这种状况不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对农村住房进行产权改造意义重大。我们可以将宅基地使用权改造,与以往最大的不同的是改造后的宅基地使用权有年限的规定,而且可以纳入流通的市场。  相似文献   
9.
民法典的编纂工作正在进行,这次编纂与以往相比有很大的进步。这种进步不仅表现在体系化方面,更重要的是立法理念的转变,实现了形式理性和实质理性。民法典的编纂改变了整个法律的品性,使法律从管理型向自治型、回应性的法律转变,从而为中国实现法治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地方法治在中国各地正在蓬勃发展。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依宪治国的法治目标,一方面借助国家力量推动法治权威的树立,另一方面赋予地方权力,吸收民众的积极参与法治实践。在我国,法治系统的建立和完善需要国家与社会的互动,需要中央"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规则体系,确立法治秩序,也需要地方"自下而上"的推动,为法治的健康发展提供动力机制。通过地方法制发展,实现法治的转向,即我国的法治从抽象走向具体,逐渐推动法治有机体系的形成,促进权力运行的秩序与权利诉求的自由之间的平衡,并最终促成政府治理制度化、社会发展的有序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