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9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吴标  黄章洲  黄诚  许凌 《海峡药学》2008,20(3):89-91
目的观察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长春瑞滨25mg/m2,第一、五天,顺铂25mg/m2,第一~三天,第二十一天为1周期,两周期以上评价疗效。结果可评价疗效57例,其中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23例,无变化(NC)20例,疾病进展(PD)13例,总有效率CR PR42.1%。全组中位PFS为4个月,中位生存期9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结论长春瑞滨联合DD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高,毒副反应可耐受,可以作为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培美曲塞治疗晚期复发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培美曲塞治疗晚期化疗后进展的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46例经病理确诊既往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培美曲塞500mg/m^2静脉滴注,第1天,每21d为1个周期,并口服地塞米松、叶酸和肌内注射维生素B12以减轻毒副反应。根据RECIST标准对客观缓解率进行评价,毒副反应评价按美国NCI制定的毒性评价标准。结果46例可评价,总RR为10.6%。疾病控制率为45.7%,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3个月,中位生存期为7个月。毒副反应主要是中性粒细胞下降。结论培美曲塞治疗既往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顺铂治疗恶性心包积液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心包积液,顺铂心包腔内注射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6例恶性心包积液的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积液引流〈30ml/d后,顺铂每日灌注(10mg溶于20rnJ生理盐水,缓慢注入大于5min),连续3d后拔管。结果16例患者中,9例(56.25%)完全缓解,7例(43.75%)部分缓解,无无效病例,16例患者中位生存期为210d(35—731d)。1例出现一过性房颤,自行复律;2例主诉心前区痛,对症处理后缓解。无严重心律失常、血流动力学紊乱。无白细胞下降、贫血、血小板减少等全身血液毒性反应发生。B超随访未见缩窄性心包炎发生。结论心包置管顺铂灌注治疗恶性心包积液,安全有效,能够改善预后,延长生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在治疗中的动态变化及相关的预后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20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给予治疗后,采集患者一线、二线化疗前后外周血,采用多重m RNA原位分析法测定患者治疗前后循环肿瘤细胞(CTC)计数,采用相关性分析软件对CTC细胞数变化与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200例患者治疗后CTC细胞阳性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患者的CTC表达同OS与ORR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一线、二线化疗时通过捕捉检测患者外周血中痕量存在的CTC,采用多重m RNA原位分析法动态监测CTC细胞数,有助于评估临床疗效,且与预后具有相关性,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可进一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肺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特征与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手术切除肺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基因状态,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生存率,其显著性检验分析用Log-rank法,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结果:65例肺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状态改变以PIK3CA基因突变为主,小细胞癌(26.7个月)、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30.4个月)和类癌中位生存时间(未达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小细胞癌单因素分析基因类型、癌症分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神经内分泌癌基因状态改变少见,以PIK3CA基因突变为主,肺神经内分泌癌分子表达谱种类丰富且不同亚型表达谱不同,类癌生存明显高于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和小细胞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埃克替尼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EGFR 21外显子L861Q/L833F突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埃克替尼治疗EGFR 21外显子少见突变的NSCLC,服用至病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副作用,并观察疗效.结果:17例L861Q/L833F突变患者中L861Q突变17例,中位生存时间2.2个月,L833F突变1例,中位生存时间4.2个月.L833F突变患者生存时间稍长.复合突变与单纯突变相比,复合突变中位生存时间更长(L861Q突变2.1个月vs.5.6个月,P=0.065).结论:埃克替尼在EGFR基因21外显子少见突变的疗效上比传统敏感突变未见明显优势,但复合突变比单纯突变临床获益更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肉瘤样癌(pulmonary sarcomatoid carcinoma,PSC)的临床特征与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PSC,分别对临床特征、免疫组织化学、基因状态进行分析,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进行生存率显著性检验,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58例PSC,以男性、<65岁和吸烟的患者为主,应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对PSC的性别、年龄、吸烟史、EGFR基因突变状态、ALK融合基因状态、分期和组织亚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ALK融合基因状态和组织亚型是PSC独立的预后因素(P<0.05).结论:PSC的诊断主要依靠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影响其预后的因素主要为ALK融合基因状态和组织亚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食管狭窄的内镜治疗方法。方法胃镜结合食管碘油造影确诊的食管狭窄285例,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选用Savary-Gilliard探条扩张、经内镜通道球囊扩张、金属支架置入进行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均操作成功,术后患者进食困难均得到改善,无一例出现大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内镜下采用探条扩张、球囊扩张及金属支架治疗食管狭窄疗效确切,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33例经病理确诊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初治或复治,ⅢB期(伴胸腔积液)或Ⅳ期,重要脏器功能正常,PS评分0~2分的患者入组.紫杉醇175 mg/m2,第1天,奈达铂80 mg/m2,第1天,每21 d为一疗程.结果 本组33例患者均已完成至少2个疗程化疗.初治组和复治组的有效率分别为41.1%、31.3%,中位生存期分别为425 d和343 d.发生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的疗程数分别占总疗程数的65.5%和19%,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 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确切,对顺铂耐药患者仍然有效,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