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169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薤白挥发油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观察缺氧对培养的兔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采用析因实验设计, 测定在正常或缺氧环境下, 不同浓度的胎牛血清对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数量、[3H]-TdR掺入量、MTT比色以及细胞cGMP水平的影响; 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结果: 缺氧组平滑肌细胞的数量、[3H]-TdR掺入量以及MTT比色显著多于常氧组(P<0.01); 电镜下可见缺氧组较正常组细胞器发达, 可见大量分泌胞, 少量髓样变线粒体; 缺氧组平滑肌细胞内的cGMP浓度明显高于常氧组。结论: 缺氧可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DNA合成, 促进细胞增殖, 可能与提高细胞内的cGM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麻醉学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作在对麻醉学专业人才情况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麻醉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与教学内容的改革,经实践证明,对于提高麻醉学专业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加快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赛庚啶对大鼠垂体 性腺轴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RIA)和电镜 ,观察赛庚啶对大鼠垂体 性腺轴内分泌功能及垂体促性腺细胞、卵巢、睾丸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 赛庚啶 2 .3mg·kg-1·d-1,ig ,连续用药14d ,可明显降低雌性大鼠血清卵泡刺激素 (FSH)、孕酮 (P)的含量 (P <0 .0 1) ,而升高黄体生成素 (LH)的水平 (P <0 .0 5 )。 4 .6mg·kg-1·d-1赛庚啶不但可引起雌性大鼠血清FSH、雌二醇 (E2 )、P的水平显著降低 ,升高LH的含量 (P <0 .0 5及 <0 .0 1) ,而且使雄性大鼠血清LH、T的含量明显升高 (P <0 .0 5 )。组织形态电镜观察 ,该药亦可引起大鼠卵巢细胞超微结构的退行性改变 ,睾丸支持细胞呈分泌状态 ,而垂体促性腺分泌细胞则无明显变化。结论 赛庚啶可抑制雌性大鼠FSH、E2 、P的分泌 ,促进雌、雄大鼠LH及雄性大鼠T的分泌 ,其机制可能与赛庚啶直接影响靶器官的分泌细胞有关。  相似文献   
6.
7.
银杏叶总黄酮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肖海龙  高尔  胡晓丽 《中国药房》2005,16(12):947-949
早在20世纪60年代,国内、外学者便开始将银杏叶总黄酮(FG)用于扩血管活性研究,并将其初步应用于临床获得了较好疗效.而国内掀起对FG进一步的研究高潮却在近几年.有大量的研究证实,FG不但具有扩血管作用,而且还具有降血脂、抗凝血、清除自由基、抗白血病、抗炎、镇痛、抗肿瘤、抗辐射等作用.FG是银杏叶的主要有效成分,包括银杏双黄酮(Gilobetin)、异银杏双黄酮(Isoginkgetin)、白果素(Bilobetin)、槲皮素(Quercetin)、山奈酚(Kaempferol)等.现笔者就近几年国内、外有关FG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扼要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天然活性成分-磷脂复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李凤  高尔 《中国药房》2007,18(7):550-552
许多天然活性成分具有明显的药理活性,但由于自身性质上存在的弱点使其在临床应用受限。若将天然活性成分与磷脂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复合,得到天然活性成分-磷脂复合物(Phytosomes),可有效提高其体内吸收,显著地改善生物有效性。磷脂复合物有很好的开发、研究前景,对于提高天然药物利用、加速传统中药制剂的现代化进程,提高中药制剂技术水平及临床用药质量,均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几种长效局麻药对多形核中性粒细胞(PMN)释放氧自由基的抑制作用。方法选取近2周未用过任何药物的健康志愿者12人,抽取静脉血经分离得PMN悬液。将每人的血样分成6组:Ⅰ、Ⅱ组分别为单纯的反应混合物和参考样品,含有不同局麻药(浓度均为1×10-4)的Ⅲ~Ⅵ组为实验组。以fMLP或PMA激活反应,用细胞色素C减少法测定活化PMN产生的细胞外O2-含量的变化。Ⅰ,Ⅱ两组光密度之差作为对照值,各实验组吸光度与Ⅱ组吸光度之差为依赖于O2-的细胞色素C减少值,以反映PMN的O2-释放。结果未加局麻药的PMN悬液O2-的释放量为9.3±4.7nmol/106个细胞。而含有罗哌卡因、S(-)布比卡因、布比卡因和地卡因的PMN悬液O2-的释放量分别是对照值的77.5%、75.8%、88.3%和61.3%(P<0.01)。结论地卡因、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和S(-)布比卡因对活化的PMN氧自由基的释放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不同局麻药之间的差异可能与药物的立体异构和脂溶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
兔脑磷脂的抗炎与免疫调节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兔脑磷脂(RBP)100~200 mg·kg~(-1)ip或sc,对4种急性渗出性炎症模型均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卵磷脂和脑磷脂为RBP抗急性炎症的有效成分.但RBP对慢性增生性炎症无抗炎作用.对正常和免疫受抑动物,RBP能增加脾重,提高碳粒廓清率和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指数,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和溶血素抗体生成及肝细胞.cGMP含量.在体外,小剂量RBP促进正常人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大剂量呈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